山东阳信第六届鼓子秧歌文化节2月15日至18日举办三晋源木门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02-22 14:54

人民网讯 2月15日,三晋源木门鼓子秧歌闹元宵,中国山东阳信第六届鼓子秧歌文化艺术活动开幕。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阳信县安排有秧歌巡演、旱船、落子、歌舞、猜灯谜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阳信县商务中心前广场彩灯闪烁,人山人海。此次文化艺术活动将持续到2月18日(农历正月十四),来自洋湖乡的20余支秧歌队伍近千名秧歌演员将为人们带来鼓子秧歌、高跷、旱船、落子等传承近2000年的民俗表演。

鼓子秧歌在阳信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盛传于该县洋湖乡、温店镇一带,位居山东三大秧歌之首。人物角色由固定的伞、鼓、棒、花组成,一般由70多人组成一个演出队,有“十字街”“双出头”“四斗门”等多种模仿带兵打仗的阵法,有“蹲”“跳”“转”“击”的动作,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节庆气氛,又暗含了将帅战场的英勇气概。2011年6月,阳信县鼓子秧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聚焦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美丽、智慧幸福新阳信,县委大大栾兴刚在致辞中表示,阳信县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子秧歌、西河大鼓、毛竹板书、山东快书等近十种曲艺门类齐聚一堂,创作出一大批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2018年4月我县被山东省曲艺家协会评定为“山东省曲艺之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传承发扬鼓子秧歌这门传统艺术。阳信县积极推动鼓子秧歌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逐步形成了以洋湖乡张王村、西焦村为代表的鼓子秧歌特色村,2019年1月洋湖乡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千人秧歌路演现场,浩浩荡荡的表演队伍从阳信县商务中心广场出发,向东沿着商务中心辅路路演,最后从西方回到商务中心广场。秧歌演员踏着熟悉的步点,敲着有节奏的鼓点,让整个阳信县城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开幕式现场,洋湖乡各个秧歌队伍将准备好的秧歌展现给来自各地的群众。

据了解,鼓子秧歌传承了古代人民淳朴、 勤劳、 朴素的性格特点,原汁原味性比较浓厚。如今,鼓子秧歌在洋湖乡如火如荼开展,不断继承发扬,该乡成立鼓子秧歌文化协会,村村都有秧歌队和文化大院,在全乡中小学专门开设了鼓子秧歌课程,同时与山东省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此次鼓子秧歌文化艺术活动既是一次民间文化艺术盛会,更是阳信县展示新形象、展现新面貌的对外推介会。阳信县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鼓子秧歌为纽带,为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魏勤英)

(责编: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