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部分贫困群众有“等靠要”的思想怎么办?陕西省旬阳县创新扶贫模式,abc房源网探索扶志扶智的实现途径:利用道德评议会,开展精神扶贫,破解群众的思想难题;通过成立合作社、能人带动等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制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提升大家的文明素质……
我们看到,在旬阳县,志智双扶真正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让“等靠要”变成“要自强”,真正脱掉了精神层面的贫。
老王,不喜种地、养殖、打工,57岁单身一人。历经一年多的教育帮助,曾经在2017年道德评议会上被列为脱贫攻坚后进,上了“黑榜”并被“停帮”的他,如今种了2亩黄姜、7亩拐枣、半亩西瓜,养了10只鸡、7只羊,还递交了退出贫困户申请书。在2018年三季度道德评议会上,有近半数的人推荐他为脱贫先进,还希望他担任六组组长。包帮干部王尔梅说:“这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道德评议解难题
面对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地处秦巴腹地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陕西省旬阳县,自2016年开始,创新扶贫脱贫模式,以新教育树立脱贫志向、新民风营造风俗树正气、新机制增强致富智力为主要内容的“三新扶志扶智”办法,将志智双扶作为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难题之解,彻底根除志气不振、智力不优的病灶,使贫困群众拔穷根、兴技业,激发起群众进取的内在自觉性,重振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精气神。
“党的政策这么好,你们把小康给我送到哪里去了?”旬阳县神河镇金河口社区的道德评议会上火药味十足,贫困户沈德林质问在场的干部,为啥没把给他的产业扶持引导资金支付成现金,用于零花。“政策再好,你沈德林四肢健全,自己不劳动,游手好闲,还要指望政府养你一辈子?”道德评议委员张乾英针锋相对,当场批评他。
“这样的话,干部说出来不一定起作用,但道德评议委员说出来,效果就大不一样。”神河镇党委大大胡朝余说,运用众人的力量评论对错,特别是让群众身边德高望重的人去指教“过错”,更显威力十足。会后,沈德林主动找镇村干部帮忙介绍工作。次月,他就开始务工。
作为“新教育”核心内容的道德评议会,成为旬阳县开展精神扶贫的关键措施,更成了破解农村各种难题的金钥匙。
对先进典型亮红榜,表彰奖励,对后进人士亮黑榜,批评帮教,旬阳县把“等靠要”“争访闹”置于道德评判和公众监督之下,以评明真伪,以亮辨善恶。并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在技术培训、资金援助、就业指导等方面,更多地倾斜到“想脱贫”的贫困户,让“安于穷”的贫困户眼红心急,倒逼贫困群众比学赶超。
“在工作中,我们突出立志向、给智慧、教方法,实现了由灌输式向互动式、大呼隆向精准化、‘放空炮’向身边事转变,统筹教育劝导、舆论约束、物质奖惩,达到以教明志、以评立志、以亮激志、以奖励志的多元立体群众教育新格局。”旬阳县委常委、宣传部大大邱德刚说。帮教引导1837人(件)次,1440户自愿放弃贫困户帽子,勤劳致富的多了,争当贫困户的少了。
村规民约树新风
针对一些农村地区厚葬薄养、婚俗恶搞的不良风气,特别是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份子水涨船高等现象,旬阳县组织各村制定了接地气、能管用的村规民约。
“在我们这,乡亲们除了婚丧嫁娶以外,其他事都不办酒席,人情随礼一般也都不超过100元,已经形成习俗了。”金寨镇寨河社区居民陈先位说。针对农村人情份子偏高的问题,旬阳县各村在村规民约中做出了具体规定,如有人违反规定,将启动道德评议手段,对当事人进行批评。
为了给大家做表率,桐木镇石板沟村党支部大大刘琦首先拿自己“开刀”。2017年初,在为儿子办婚礼时,刘琦主动控制婚礼桌数,减少菜品,没有婚庆、没有婚车,成为小山村里大家交口称赞的一件新事。
针对忤逆不孝、孝道缺失,以及不承担赡养义务,把矛盾推向政府的情况,除了用道德评议、法律惩戒等手段外,旬阳开展了大量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文艺演出等,推出了多部贴近民风民情的小品和话剧。
编排的小品《婆婆也是妈》,讲述的是儿媳妇不孝敬婆婆,自己住在移民搬迁分散安置的新房里,让婆婆住土房、吃剩饭,最后逐步受到感化,认识到错误,把婆婆接到新房住的故事。通过舞台上的情景再现,教育台下观众,引导大家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旗帜鲜明地倡导“诚孝俭勤和”五字新风,旬阳县以“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活动为抓手,抑恶扬善、扶正祛邪,以良好的社会风尚浸润滋养广大群众,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
“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厚植新民风,感染人、教化人、塑造人,营造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社会氛围,变‘等靠要’为能自强,让‘争访闹’受谴责。”金寨镇党委大大任景海说。
培育惠农新载体
神河镇金河口社区党支部扶持有创业愿望的社员周智国,成立国桦生态农业合作社,建成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200亩,带动周边贫困户分散发展食用菌产业400亩,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合作社还吸纳了83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股,年收益率保底6%,采用“借棒还菇”的形式,将培育成熟的食用菌棒,分发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经营,有效解决了8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帮扶带动11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这种“党支部+X+贫困户”创新发展方式在建强村级党组织,招引、培育经济实体的基础上,培育X载体,以合作组织联动、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园区牵动、社区工厂促动、乡村旅游互动、党员干部推动模式,贫困户采取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订单销售等方式与市场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参与市场经济中获得稳定收益。全县169个贫困村培育出X载体653个,1.2万户3.8万贫困群众受益。
发挥能人帮带作用,让贫困户借船出海。通过领办公司企业、组建经济组织、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以经济实体的大手,拉起贫困群众的小手。全县800多名能人与6700余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能人创实业、群众创家业互促共赢。
仙河镇21名在外创业能人回乡流转土地3000余亩,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200余户贫困户累计增收230余万元。吴群军领办的新森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300多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累计增收460余万元。
“扶贫扶志不仅要解决内生动力、外部环境,还必须着力构建能致富的机制和条件,用物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用志智双扶提振脱贫的自信心,涵养源源不断的脱贫内生动力。”旬阳县副大大、扶贫局大大任加兵说。
为解决2.6万余贫困劳动力精准稳定就业问题,旬阳县创建了260家村劳务公司。县有劳务扶贫服务中心、镇有劳务扶贫服务站、村有劳务扶贫服务公司三级服务体系,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援助、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与县内外1358家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有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1.8万余人,派遣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6720人。
自2016年以来,旬阳县在全面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政策扶贫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拐枣、油用牡丹等长效产业40万亩;三年来,先后有18637户66342人稳定脱贫,走上勤劳致富路。
“一双看不见的手抓扶志,增强群众脱贫致富信心,重在脱精神层面的‘贫’;一双能看见的手抓扶智,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脱贫质量。”旬阳县委大大梁涛对“志智”双扶进行了形象解读。
(责编: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