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泉泉(中)现场采访。
资料照片
周泉泉采访后和孩子们合影。
资料照片
作为记者,第一滴血5 野蛮追击她爬过全世界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原,走过全世界最难走的路段,以手中的镜头寄情于祖国的边陲,时时奋战在新闻一线;
作为领导,她把自己对新闻事业的热忱传递给身边的年轻人,处处身先士卒,“趁着还年轻,咱们得做事儿!”
作为朋友,她把她的采访对象当成自己的战友、亲人,在祖国边陲的军营里,她被小战士们亲切地唤作“泉妈妈”;
作为普通人,她热爱生活、拥抱生活,乐于分享每一点细小的发现和体会,努力以她的快乐带动更多人快乐……
2019年6月6日,这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夜线”栏目副制片人周泉泉,在采访时不慎遭遇意外,被一块滑石击中,因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祖国南海的担杆岛……
“不用怕,没有摄像我就是摄像,没有编导我就是编导”
6月6日,过了午饭时间,历经一个上午的岛上拍摄地勘察后,大家说好了再考察最后一个坑道就吃饭。然而,周泉泉却没能赶上这顿午饭……
这次工作,是为了“夜线”专题节目《热血边关》第三季的一线采访。该节目由周泉泉一手创办,“夜线”栏目编导付伊铭至今还记得节目创办之初周泉泉说过的话,她希望通过这档节目进一步宣传普及《国防法》,让大学生走进军营、走近国防一线,让年轻人更懂国防、更爱祖国。
1973年,周泉泉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母都是为国戍守青藏高原的军医。姐姐周宁宁回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姐妹俩从小就有上军校、当军人的梦想,但却由于身高不足,只好搁置。高中时代,周泉泉又萌发出当一名新闻记者的理想。
付伊铭回忆:在《热血边关》拍摄的过程中,周泉泉提出,选择的地点每一处都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真实地反映国防官兵的生活,拍摄团队“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节目自筹备以来,摄制组的足迹从大漠延伸到高原,从北疆踏步至东海;祖国的浩阔边陲,留下了周泉泉用脚丈量大地的印记。
边境拍摄条件险恶,生活条件与城市落差巨大,尤其是前两季节目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拍摄,常常都有工作人员因不适应高原环境而倒下……每每有年轻人打退堂鼓,她总是鼓励大家,“不用怕,没有摄像我就是摄像,没有编导我就是编导,我什么都能干……”
这一次,《热血边关》第三季的拍摄地点选在了珠海担杆岛;这一天,依旧是非常忙碌的一天。
早饭后,勘察岛上的拍摄地点;到了午后,她谢绝午休,并坚持要再看一处坑道再吃午饭……
就在将要进入坑道时,一块落石正好击中了她。连续几个小时,抢救无效,就这样,周泉泉将她46岁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心系的祖国边陲。
“团队里,周泉泉永远是精力最旺盛的那一个,她的干劲是整个团队的动力源……”事发当时走在周泉泉前面的付伊铭说。
事发后,姐姐周宁宁告诉记者:“今年春节《热血边关》第二季播出时,我们全家都是看着节目度过的。泉泉一边看节目,一边兴奋地和我们分享她拍摄时的故事……我的好妹妹,一直以一种饱满的工作热情、近乎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多年的实际行动,阐释着她对新闻工作的无限热爱;她的人生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变得光彩夺目。”
“夜线”主持人张越说,“泉泉热爱祖国的边陲,热爱她所从事的新闻事业。她在边防一线采访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于她的事业来说,她的生命没有遗憾。”
“干我们这一行,虽苦累相伴,但仍要坚持传递正能量”
“胆子大”,是周泉泉身边的亲人和同事对她的一致评价。
1995年,南京大学毕业的周泉泉以优异成绩进入央视,参与了“读书时间”栏目的创办,并很快成为栏目组的骨干编导。2001年,周泉泉调入“半边天”栏目组。在这个女性节目中,“社会组”是公认最难做的,因为负责调查侵害女性权益的社会问题要有扎实的电视功底,又要有对社会、人性的高屋建瓴的认知和分析能力,还要兼具坚强、温柔的性格。“我们常说做这种选题,能力不强,啃不动;胆子不大,做不了;情商不高,做不严谨,会惹事儿……但周泉泉主动请缨,加入了社会组。”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夜线”栏目副制片人唐高宽说。
唐高宽回忆:在调查重庆某公司假借招聘性骚扰女性的案件中,周泉泉不顾自身安危,假扮应聘者去当卧底,偷拍下女性被骚扰的一手证据,让犯罪分子得到应有惩罚。
此后,不管是女性土地权益被侵害,还是乡村女性自杀问题,她都无惧风险和阻力,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和周泉泉共事过的不少年轻记者都记得她勉励年轻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年轻人,就要多锻炼一下。干我们这一行,虽苦累相伴,但仍要坚持传递正能量,绝不能把负能量带给大家。”
2004年,周泉泉得到了晋升为“半边天”栏目大组长的机会。按照往常惯例,行政职务在身的干部就不再参与采编一线的具体工作,但当时任栏目代理制片人的张越就这次晋升与周泉泉谈话时,周泉泉却愣是给张越提出了一个条件,“让我当大组长可以,但不能不让我干编导。”张越在回忆中感叹:“她真的是一个非常热爱新闻事业的人。”
2006年,周泉泉承担了调查拍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盗挖金矿及盗猎野生动物的内参制作工作。担任这次拍摄任务的摄像孙鹏宇回忆:那是一项耗时长、风险大的任务。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天气变幻莫测,路途极其凶险,盗矿匪徒持有武器,气焰嚣张、神通广大,甚至将威胁电话打到了周泉泉北京的家中。
“她有强烈的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意识。在危机重重的采访过程中,泉泉没有怕过,但作为一位母亲,那时候她突然有点怕了……她对我说,匪徒找得到她家里的电话,就能找到她家的住址,可是家里孩子还小……”张越回忆:但周泉泉仍然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坚持完成了内参调查的拍摄。
2011年,作为栏目副制片人的周泉泉与制片人乔艳琳一起,带领同事们创办了一档每周7天、每天60分钟的直播谈话节目“夜线”。节目从录播转变为直播,还要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她时常鼓励大家,“趁着还年轻,还干得动,咱们得做事儿”。
“我想在有限的时间多了解,将他们的故事传播好”
西藏边检总站阿里边境管理支队民警温顺明依然清晰地记得《热血边关》第一季在阿里拍摄时的情景。当周泉泉带着摄制组初到海拔4700米以上的边防哨所,战士们本以为:“你们是北京来的大编导大记者,到这里来只不过是简单体验一下就走。”没想到,接下来几天内,周泉泉就和战士们成为了战友。“没有一点矫情,没有一点架子,下到单位后不提任何要求,与普通士兵同作同息,同甘共苦,不辞劳累……即使是年轻的阿里兵,上高原都得好几天才能缓过来,看她那么精神、那么专注,真的不可思议!”
温顺明好几次私下里问周泉泉身体能不能吃得消,采访摄制节奏能不能慢一点,她说,“我热爱这片土地,我的身体完全没问题;这里的战士都很辛苦,我想在有限的时间多了解,将他们的故事传播好。”
有一天,摄制组的任务是拍摄海拔5000米以上中尼边境一线的战士巡逻。登山途中,原本陡峭的山口突然刮起了大风,山路难走,呼吸困难,登上山几乎成了不可能。撤退,不能如期完成拍摄任务;前进,又不具备条件。正当大家为难之时,周泉泉坚定地说:“今天,我们一定要攀上去。现在风大,我们就在原地等待,具备一点条件,我们就前进一点。”
这个山口,一行人足足攀登了6个多小时,期间由于严重缺氧,导演邱灿是被战士们轮流背上山去的,但刚登顶就昏厥了过去。“周泉泉作为拍摄团队中仅有的两名女性之一,在整个过程中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意志与体能。她同战士们一样,一路磕磕绊绊、坚持不懈。上山的路上,她给我们讲了很多她曾经采访的经历和生活中的故事,虽然风很大,说话困难,也听不清,但她还是在分享,给战士们加油打气。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战士们开始管她叫‘姐姐’。”温顺明说。
《热血边关》第二季拍摄中一号哨位的编辑范婷婷也记得:在从西藏波密下到墨脱的途中,她被沿线的路况吓得有点惊慌,尤其是一段绝壁上,左手边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右手边是陡峭的山体,路上到处都有蚂蟥和毒蛇,塌方和雪崩也时有发生。部队为作为制片人的周泉泉安置了小车,但她却执意跟官兵和体验者一起“扛大箱”,并且走在队伍的末尾,确保没有一个人掉队。
巡山路上,大家惊讶于周泉泉的体力为何如此之好?她说她一个星期至少要跑10公里;为了这次拍摄,她一直在练体能。晚上,她跟大家一起吃江水做的大锅饭、睡塑料帐篷……所有官兵和体验者做的事情、走的路,她一样都不落。
《热血边关》第二季一开播,就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许多网友在节目的微信推文和微博下面留言:“看到了真实的边防”“致敬边防军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她把中国军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也给了很多人笑对困难的勇气。”范婷婷说。
“只有用一颗无比赤诚的心、一双沾满泥土的脚,才能打动营区战友”
这位在工作中被大家看作十项全能的“女汉子”,生活中却心细如发,始终以她的热情、乐观、细腻,照顾和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爱美、爱生活。张越回忆说,周泉泉的装扮总是非常得体,采访时间之外,她总是以及膝裙和高跟鞋的经典造型出现……她说这样可以完美地掩饰自己小个头的缺陷。她的好朋友、好同事,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夜线”栏目编导李文娟说,周泉泉总是擅于发现生活里的新鲜事儿、新鲜物件儿,共享单车、健身软件这些新事物,都是周泉泉分享给她的,还带动她一起骑车、运动。
对于她的同事来说,她是一位亲切的好领导。在工作中,周泉泉总为大家活跃气氛。因为乡音的缘故,她有几个词总是说不准,比如总是把 “玩意儿”说成“玩儿意”,大家常常拿她的口音开玩笑,但是她不仅不介意,甚至还常常成为笑得最厉害的那个人。
对于她的采访和报道对象来说,她是好战友、好姐姐,是愿意与他们交心的人。让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总监助理庞克印象深刻的是,拍摄《热血边关》第二季时,他和周泉泉一起赴墨脱采访,一到拉萨,接他们的战士们就飞奔过来,就像是久违的好友。他说,这样的情谊是周泉泉与战士们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得来的。
她在一次西藏之行中与一个叫晋美的藏族小伙儿有过一面之缘。时隔很久,有一天晋美突然给她打电话,说自己的姐姐得了重病,要来北京治病,请求周泉泉帮助。周泉泉二话没说便回复道:“你来吧。”之后,她把晋美姐弟等人安排在自己家中居住,跑前跑后帮他们联系医院、医生,直到晋美姐姐的病痊愈为止。从此,他们成了好姐弟……
西藏林芝军分区四级军士长江涛至今记得在拍完《热血边关》第二季,与周泉泉分别时她带着忧伤话别:“作为媒体人,我们不停地与人见面离别,刚刚熟悉,又要分别。很多地方,去一次就很难再去;很多人,见一面就很难再见。”
戍守边陲的战士常年生活工作在闭塞的环境里,很多人都不擅交谈,但让温顺明惊讶的是,在录播节目时,他们与周泉泉一谈就是好几个小时,动情之处,战士时常落泪;许多小战士都亲切地叫她“泉妈妈”。“我最大的感受是,她懂我们,她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担心什么,我知道这都是她通过多年的跋山涉水、栉风沐雨换来的。”温顺明说。
“只有用一颗无比赤诚的心、一双沾满泥土的脚,才能打动营区战友。”周泉泉曾坦言。她的微信个人主页上,写着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句,“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46年的生命,23年的新闻职业生涯,她以一颗赤子之心探索未知的世界,追求她热爱的新闻事业;以无限的真诚拥抱生活,拥抱与她相识的每一个人……
■短评
践行“四力” 为新时代抒怀
事发前48小时内周泉泉的工作日志,显示着密密麻麻的安排和少得不能再少的休息时间,印证着她是位普通电视人、媒体人的代表。
46岁的人生、23年的新闻职业生涯,周泉泉用行动诠释了这份可贵的“普通”,诠释了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工作岗位上,她不忘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坚持不离开采编一线、坚持奋战在新闻现场;面对采访对象,她带着真心出发、以情易情,用真诚换得对方真心;在困难面前,她坚持不抱怨不放弃、努力创新,以热忱鼓舞身边战友……
当下,人们追念周泉泉,就是在肯定无数个像她一样默默无闻、用拼搏努力践行“四力”的新闻工作者。这些时刻奔忙在采编一线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必将汇聚成磅礴的力量,由衷为伟大的时代记录、书写与抒怀。
(责编: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