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小山村 逐梦七十年(人民眼·村庄里的70年·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青瓦遮阳不避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06-25 10:43

  小高陵村层层梯田层层绿。
  资料图片

  专题片《治山造林保水土》中记录的上世纪60年代小高陵村民垦荒造林的场景。
  资料图片

 

  引   子

  “李影画”捐了放映机,青瓦遮阳不避风略显落寞。

  大半辈子,走遍青海湟源县小高陵村的三山五沟,每晚支起“画匣子”,他就是村民的焦点。而多年不变的“压轴戏”,是西安电影制片厂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科教片——《治山造林保水土》,真实记录了小高陵人垦荒造林的事迹。片子的主题曲《小高陵人民多奇志》在青海流传甚广:“青海高原风光好,日月山下红旗飘。人如海、歌如潮,挥银锄、志气豪。劳动开创新天地,高山低头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秃岭换新貌……”

  透过黑白光影,乡亲们习惯眯缝起眼,遍寻自己或父辈的每一帧镜头:日月山下,青藏路旁,旌旗遍插秃岭,人海漫卷荒坡,植树造林修梯田……长在红旗下的“李影画”,大名“生林”,寄托着青海高寒山区群众改造落后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景。每个小高陵人,都是那个时代舞台上的明星。

  昔日愿景变成了现实,眼下的小高陵,树木葱茏,梯田染绿,村民富足,让人流连忘返。绿水青山将来定硕果满山,变成金山银山。

  小小村庄,镌刻时代印迹。办砖厂、开饭馆,解放思想闯市场;扶贫搬迁、土地流转,调整产业兴乡村;拆砖厂、搞旅游,绿色发展得民心……小高陵既奋力抢抓改革机遇,也勇于承受转型阵痛,始终与祖国和时代前进的脚步同频共振。每一次抉择、奋进和蜕变,都是对初心的追寻与重温。

  

  垦荒造林

  治山治水,并非单凭“人定胜天”的信念就能用锄头挥就奇迹,必须发现和尊重规律

  一场山洪,小高陵村后山罗尔干阳坡上开春新栽的树苗和庄稼,全毁了。 

  地处黄土高坡向青藏高原过渡带,这里海拔近3000米,年均气温刚过零摄氏度,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倍,高寒干旱造成山多坡陡的小高陵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新中国成立之初,庄稼广种薄收,全村200余户千把口人过着“早上汤,晌午光,晚上空碗见月光”的日子。

  上世纪50年代起,不向恶劣自然环境低头的小高陵人,开始了垦荒造林、治山治水的实践。

  孰料,1956年夏,一场不期而至的山洪把热火朝天的小高陵浇了个透心凉。

  “天上掉财也不富命穷的人,再别折腾!”泄气话算好听的,还有风凉话:“先人弄不成的事,你能成?牛粪蛋蛋能长出花来?瞎胡整啥!”

  更有人犯了迷信:“‘罗汉肚’上动土,不是雨来就是雹打。”罗尔干阳坡“拉羊皮不沾草”、山洪频发,小高陵人送了个又憎又怕的“尊称”:罗汉晒肚。有的村民半夜偷跑到罗尔干山顶的山神庙烧香:“‘罗汉肚’上寸草难生,凭啥山神庙旁活着两棵树?怕是山神显灵哩!”

  不信邪的首任村支书陈世元,反而从中受到启发。

  他带村干部爬到山顶一琢磨,开了窍:两棵树长在庙檐下,避风挡雨,树下有坑,山神庙房顶流下的水,都往坑里淌。不是山神显灵,而是大自然的规律在起作用。

  从两棵树受到启发,经过反复实践,小高陵人逐步摸索出“分层治山、从上而下治水”的“三板斧”: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顶,挖水平沟,截流分洪;山坡上挖鱼鳞坑,蓄水植树;在山脚的缓坡地带,修建外高里低的窄式梯田种粮食。“泥腿子”摸爬滚打中开出的“土药方”,成为高寒干旱山区成功实施规模绿化的鲜活经验。

  时年23岁的李积福被陈世元任命为青年突击队队长,“老支书狠拍了我肩膀几下,说让你当队长,不是给你封官,是让你带头滚地雷阵!”

  60年前的“尕队长”,40年前的改革闯将,今年83岁的李积福,一脸高原红,点点老年斑,但谈及往事,激情澎湃、声如洪钟——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治山治水并非单凭“人定胜天”的信念就能用锄头挥就奇迹,必须发现和尊重规律;但,如果没有这种信念支撑,填不饱肚皮的小高陵人,又如何实现在今天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打炮花开虎张口,白牡丹呀开绣球,党团员带着往前走,别落到群众身后头……”如今年过七旬的谭忠林,是老电影里打夯的号子手,哼起多年前自编自唱、即兴互动的青海花儿,嗓门不再嘹亮,神情依旧陶醉。

  同样陶醉的还有老伴马菊芳。当时16岁的她,自愿报名加入“铁姑娘队”,是8位女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经夜深,等社员们睡沉了,8位姑娘打起精神悄悄出门,摸黑把麦捆背到打麦场,小小的个头窄窄的肩,一扛就是近百斤,还是义务劳动,不计工分。

  这个“秘密”,直到她嫁给谭忠林时才被“揭穿”。在当时相对保守的山区农村,俩人是自由恋爱,小伙的花儿“俘获”了姑娘芳心。结婚时彩礼很阔气,丝巾和雪花膏,都是谭忠林托人从上海买来的。“人家是百里挑一的‘铁姑娘’,可不得好好宠着!”

  种树,治坡,修渠道,建水库……1963年3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一篇题为《洞庭湖鱼在青海繁殖后代》的消息,报道写道:“湟源县和平公社小高陵大队饲养的从湖南洞庭湖引进的鲤鱼、草鱼、鲢鱼等,今年开始在高原上繁殖它们的下一代。”这反映的是,小高陵人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持续与荒山搏斗,则体现出小高陵人的耐劲。到70年代末,小高陵村累计开挖近22万个鱼鳞坑,植树4.5万株,开垦梯田4400余亩,近八成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罗汉肚”已被改造成了“海螺纹”。

  “海螺纹”不是一天建成的,最早试种成功的区区22亩梯田,一次性动用了4000多人,3/4的劳力来自邻村。小高陵的奇迹,军功章应记在每一位参与建设的群众身上。

  如今,小高陵梯田已被列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攀上罗尔干山巅,两树犹存;四望,梯田阵列。

  烧砖办厂

  石灰窑、酒厂、粉条厂、饲料厂……小高陵村一时“八仙过海”,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各显神通,农民人均年收入一度达全县平均水平的两倍

  小高陵村里最鲜明的地标,除了层层叠叠的梯田,还有那根兀立于村后、52米高的老砖厂烟囱。

  烟囱已不再冒烟,但往昔峥嵘并不如烟,却稠得像青稞老酒,愈品愈悠长。

  2018年,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江大河》,勾勒出改革开放中各个群体跌宕起伏的奋斗群像。其中“大老粗雷东宝”带头办砖厂,为农村集体经济掘来“第一桶金”的桥段,令观众印象深刻。

  李积福就是小高陵村的“雷东宝”。

  时光倒流四十载。1979年,北京,全国先进单位和全国劳动模范授奖仪式。胸戴大红花,干了10年生产大队队长的李积福没有沉浸在荣誉与掌声中:“时代插了翅膀,咱小高陵这老典型,是吃老本,还是‘弄潮头’?”

  “城建热潮蓄势待发,而建材奇缺”,考察归来,李积福打起开办砖厂的主意。

  社员们心头热,嘴上怂:“就怕政策‘倒打一耙’,哪天又来‘割尾巴’”“‘田把式’有啥能耐办企业”……

  李积福犟劲上来:“中央让咱放手干,技术员我都请好了,每个队抽6个壮劳力,转过年,箍窑!”

  1980年春,马德山就这样被拉了进来,“上山挖来石头,再凿成大小一样的石块,每块重80多斤,400块才够砌一口窑。”创业的艰辛,这位78岁的老汉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

  这样的窑,马德山们箍了20口。“再苦再累,没谁说怪话,开砖厂挣大钱,攒劲!”

  入冬前,砖窑点了火。这是湟源县第一家村办砖厂,创造了半年建成投产的小高陵速度。又高又粗的烟囱,像一把火炬,喷薄出“老典型”的新愿景。

  “日产砖3万块,拉砖的汽车、马车甚至驴车排成龙。县上3家国营建筑公司,开车进厂自己搬砖装车,不然抢不着货。”颜生福在砖厂干机修工,“那可是80年代初,月工资40多元!”啥概念?当时一只40斤的草膘羊,不过7元钱。

  跑到省城,颜生福花一个月工资,定做了一套时兴的蓝色卡其布中山装,“穿了整整5年!”走在改革开放春风里的小高陵人,腰包鼓了,生计不愁,思路更活。

  如今,109国道小高陵段,饭店串成珠,最多的是排骨馆。往来青海湖的游客,辗转藏区运货的司机,“小高陵排骨”在众口相传间逐渐成为味蕾上的惦念和慰藉。

  “左手金,右手银,穿金戴银排骨李。”出门爱戴首饰的李忠林,是“小高陵排骨”的开创者。但在32年前,他的新饭馆连个招牌都没敢挂。

  “钱,自个儿想法借!房,集体帮你盖!”1987年,李积福撺掇在部队颠过勺的李忠林,到大路边开了远近第一家饭馆,“不是给你自个儿开,是给全村老少‘?雷’哩!干不好,不许挂咱小高陵的牌子!”

  一间房,一口锅,八条板凳四张桌。“我拉上妻子,没白没黑在店里侍弄,父老乡亲瞅着咱哩!”面片加卤肉,头一年净赚700元,第二年就雇了村里4个姑娘当服务员。有货车司机启发李忠林:“能不能添点新菜色,排骨肉香,好吃顶饱。”一试,大受欢迎,成了品牌。最红火时,李忠林买了辆桑塔纳,这款车当时全县只有两辆,另一辆是县委的公车。

  “?雷”,不仅“?”出个招牌响当当、宾客如云的“小高陵第一家排骨馆”,还“?”出了如今村子沿国道边34家收入可观的餐饮集群,更“?”出了省内无人不知的“小高陵”特色品牌。

  石灰窑、酒厂、粉条厂、饲料厂……小高陵村一时“八仙过海”,农民人均年收入一度达全县平均水平的两倍。90年代,青海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向小高陵学习:“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

  1996年,中组部表彰全国5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小高陵村党总支榜上有名。

  下山发展

  借易地扶贫搬迁的东风,连片流转土地,组建专业合作社,调整产业方向,规模经营上效益

  颜生福把厂长辞了。

  老伴没少跟他闹别扭:“小30年,才从机修工干到厂长。为当个穷大大,啥都不要了?”

  小高陵“60后”里,颜生福是公认的能人:承包砖厂后抓技改、强管理,增产超八成。2005年村党总支换届,颜生福关掉手机,跑亲戚家躲了两天。2008年,乡党委大大“三顾茅庐”又请他出山。

  之前为啥躲?颜生福有话没好说出口,“如今人心不齐,工作不好干了。”

  七成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子空了;12个村民小组“各扫门前雪”,诉求多元了;个别村民不讲奉献讲利益,集体荣誉感弱了。社会转型期的种种阵痛,“老先进”也尝了个遍。

  推来让去,乡党委大大急了眼:“你还是不是党员?你爹干过20多年村民小组长,拽着穷乡亲斗荒山、奔小康。老爷子啥觉悟,你啥觉悟?”小高陵的荣誉牌,眼瞅着从“国家队”出溜到“省市队”,怕再连“县队”也挤不进。

  颜生福再没吱声。心头一腔血,一摸总是热的。

  跟砖厂解了约,新大大上任后烧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整村搬迁下山来。

  八组,僻处最西南,离村委会8公里,走路开个会,往返仨小时。十组,孤悬哈岘台,一条盘山道,最陡处超过40度,路难行,贫困户孔生祥曾几次盘算让一对儿女辍学种地。其他几个组也都散布在山塬沟峁间。“村上说搬,我头一个下山!”六组老汉马成林,道出了大部分群众的夙愿。

  搬迁是个大工程,牵涉八成以上人口。钱从哪来?“争取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资金,政府出大头,个人掏小头”;搬到哪去?“国道旁置换96亩土地,集中连片盖新居,旧房复垦”;谁来使劲?颜生福大会上一拍桌:“我挑头,村两委、各组都干起来!”

  有的组人心齐、组长威信高,而有的组矛盾多、干部软塌塌,总有群众犹豫观望不下山。

  登门“游说”十几趟,颜生福还请来“先搬户”陈永吉现身说法:“搬到路边营生两三万元,留在山上刨食两三千元,老人看病难,娃娃上学难,树挪死,人挪活!”听了这话,孔生祥咬咬牙,丢下祖宅搬到平川,孩子走路5分钟到村小学,如今已双双考上大学。

  社会转型期,工作需要做到每位村民的心坎里,谋求“最大公约数”。整村下山,奠定了小高陵现在的发展格局,也为“后招”铺平了道路:第二把火,调整产业,因势利导,振兴乡村。

  曾经铆着劲修梯田,后来却“种庄稼不挣钱,外出务工土地撂荒”。地荒了,人走了,村败了,根断了,还有什么小高陵?

  这回借搬迁的东风,连片流转土地,组建专业合作社,调整产业方向,规模经营上效益。2013年,在拉布才前坡,首个合作社流转了600多亩土地,种饲草,养奶牛。此后又成立了苗木、肉鸡等6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地安置300多名富余劳动力,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近3000万元。

  第三把火,抓教育。

  颜生福一上任,陈永吉找上门:“咱小高陵重教育,过去几十年大学生没断,可你看近几年,咋连一个大专生都考不出?”

  到村小学一了解:14名教师,最高学历才中专。基础教育不打牢,高等教育咋出息?可校长也犯难:乡中学每年才能分到三四个大学生,根本轮不到咱村小学。

  咋办?颜生福就一招——“堵”县教育局大大的门,厚着脸皮软磨硬泡,好歹磨来了村小学的第一位大学毕业生教师。颜生福10年任上,先后有10余名大学生分配到小高陵任教。

  厚积方能薄发。2015年,小高陵历史上头一回有娃被北京大学录取。次年,全村一举考出19个本科生。

  “三把火”,薪柴取自群众,光焰闪耀至今。

  破旧立新

  教育培训、乡村旅游,一个红,一个绿,小高陵在新时代正在开启第三次创业

  2017年,小高陵发生了两桩大事,一破一立。

  第一桩,砖厂拆了。马德山犹豫再三,终究没去看热闹,“每口窑都像咱的娃,心里不是滋味。”绿色发展大潮席卷三江之源,小高陵毗邻的药水河,属于黄河上游支流水源地,收益颇丰的砖厂和花岗岩厂由于污染环境,一一拆除。

  老砖厂烟囱至今仍孤零零杵在村后,如今成了落后的象征。

  生态债,欠不得。痛定思痛的小高陵人,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走进改革开放的不惑之年:村集体收入归零。

  归零的还有长期以来唯GDP的思维。这一年,“建设美丽中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成为时代之声。小高陵人深知: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

  第二桩大事,罗尔干上马了新工程。在昔日造林修田挖下第一铲的地方,小高陵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破土动工。

  这个项目可谓“蓄谋已久”。早在2014年,县委大大马建立曾把颜生福请到办公室,俩人对着地图深谈两小时,聊的是长远发展。

  “小高陵治山造林几十年,红色传统全省知名,还有森林梯田,风光宜人,我们早就想搞旅游,把它打造成未来的支柱产业,但一个巴掌拍不响。”颜生福坦言。

  小高陵村距离西宁市一个小时车程,毗邻国道,又是通往青海湖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没得说。发展旅游产业,普通群众参与度高、受益面广,门槛低增收快,最重要的是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马建立考虑再三,“想法对路,不要盲目,步步为营,县上一定支持!”

  去年9月,小高陵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开门迎客,小高陵精神传承馆、培训教室、讨论室、宿舍一应俱全。湟源县小高陵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整合扶贫、交通、林业、水务、文旅等相关部门项目资金,在小高陵打造以干部教育培训为主、以现代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为辅的旅游产业综合体。

  走在罗尔干阳坡,上百名参加培训的学员,正头顶草帽种土豆,“一面上党性课,一面干农家活,身上出出汗,精神补补钙,培训形式很活泛。”

  “基地试运行7个月,已经开办了63期培训班,接待了来自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以及部分企业学员近3000人次,慕名而来观光的各地游客就更多了。”小高陵村第一大大、湟源县小高陵红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忠金这半年忙不停。

  站在山坡上,老山神庙旁的两棵树长出了新绿。如今的小高陵村在新时代也开启第三次创业。小高陵红色旅游项目,发动了相邻的大高陵、马家湾和尕庄3个村共同参与。

  “4个村拿出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一同入股,收益用于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握指成拳。”湟源县委常委、组织大大陈元军一攥手,“集体经济‘破了零’,群众也得到实惠,通过优先用工、经营商铺等方式,已经带动了4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6人增收。” 

  贫困户孔家灶保,去年开始在小高陵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务工,实行计件工资,种树除草抢着干,如愿摘掉贫困帽。截至目前,项目已发放近300万元劳务工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育培训、乡村旅游,一个红,一个绿,小高陵正在深入发掘新时代的“金山银山”。与新中国同龄的陈永吉,如今还坚持上山种树,“身子骨硬朗,在家闲不住,种!小高陵缺不了绿!”

  老人面色黝黑、双手粗粝有力,往罗尔干坡上一站,就是生命勃勃的参天大树。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1日 13 版)

 

(责编:白宇、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