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尽全力,也要让村子变到最好──记静海区政协驻村帮扶干部王彦前线守卫2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7-15 22:21

内容提要:静海区唐官屯镇小十八户村,前线守卫2位于天津市最南端,隔一条河,是河北省青县。村子不大,202户514口人,1800亩地。6月21日,记者在村第一大大王彦和等人带领下,在村内参观。整齐的民房,灰瓦红墙,路两旁种满果树,路面全部硬化,不见一点土。蓝天白云,国宝档案之觐天宝匣美不胜收。

点击进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

  天津北方网讯:静海区唐官屯镇小十八户村,位于天津市最南端,隔一条河,是河北省青县。村子不大,202户514口人,1800亩地。6月21日,记者在村第一大大王彦和等人带领下,在村内参观。整齐的民房,灰瓦红墙,路两旁种满果树,路面全部硬化,祭天化颜歌不见一点土。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父一辈子一辈在村委会干了近50年的路绍钢对记者说:“您看我们村,干净吧?从前可不这样。”2017年前,村子很穷,村民日子过得紧巴,村集体底子薄,举步维艰。那时的村子,街道不整,道路不平,垃圾乱倒,污水乱泼,在劫难逃吉他谱柴草乱堆,村里村外没像样的花草树木,没几个路灯。

  2017年,静海区政协帮扶工作组进驻该村,修了水泥路,栽了果树,安装太阳能路灯103根,又于2019年派王彦和到该村任第一大大。王彦和曾在静海区教育、城管、政协等9个单位工作过,经验丰富,认识的人多。“有人说我到了小十八户村就是十全十美了,我觉得这是笑谈更是鼓励,网络发言防和谐器为了这个十全十美,我拼尽全力,也要让小十八户村变到最好。”接受采访时,王彦和这样说。

  村民土办法种地,辛苦一年,挣不到多少钱。为此,他组织村民大会小会讨论,通过了1800亩土地分批流转的动议,留点村民口粮田,其他成片外包,村民按每年每亩600元标准收承包费,旱涝保收。他又跑东跑西,争取到300多万元投资,为村里建了一个变电站、一个水利站、一座桥,还把村渠彻底清淤一次。承包企业安心入驻了,村民和村集体也受益了。村民腾出精神来,到附近企业打工,每人每月几千元进账,日子不愁了。

  好事还有很多:26个摄像头安装好了,覆盖全村;小广场修好了,体育休闲等设施也安装上了,村民锻炼有地方了;村党群服务中心3台电脑、9部空调也送来安装上了。

  在村边一片菜地旁,路绍钢介绍,灌溉设施埋在地下,是帮扶组组织修的,村里统一灌溉,村民只管种,每人4厘菜地,收的菜吃不完。

  采访中,正好遇见村民朱玉田和老伴儿在收土豆。4小垄地收了100多斤,还有洋葱、甜瓜、芝麻等。看长势知道,种菜人是好把式。“土豆收完了,晾晾种白菜。一年总共种个十几样。”朱玉田的脸上透着笑容,可原来没有这么舒心。他家6口人、20亩地,原来全靠人工种植,很辛苦,一年总收入也没多少,孙子孙女上学都显得紧巴。土地通过村集体流转后,腾出儿子儿媳两个劳动力去附近企业上班,一个月收入大几千,老两口种全家人的口粮田和菜地,全家人吃不了的,还送给亲友,加上每年分的外包地收入,日子过得挺红火。

  2020年底,在市级验收考核中,小十八户村以98.8分的高分,摘掉困难村的帽子,迈入小康。

  今年5月,驻小十八户村帮扶组分别获评市委、市政府结对帮扶困难村优秀驻村工作组荣誉称号,获得一块奖牌,一个奖杯。

  采访当天,距王彦和60岁退休还有6天。他说自己就快退休了,但退休离岗不离心。“我会常来小十八户村看看的,村民有什么事,只要信得过,我还会尽力办。”(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