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图 从14米减到了4米围墙守护者2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04-09 12:33

石松展示吉林市审批流程图前后变化,围墙守护者2从左往右依次为企业投资备案类(2019年)、企业投资核准类(2019年)、企业投资备案类(2018年以前)、企业投资核准类(2018年以前)。
  本报记者 李家鼎摄

核心阅读

中央明确要求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大力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一系列举措在各地逐渐落细落实。

吉林省吉林市逐一拆分审批事项,编制清单和流程图,砍掉不必要事项、完善可优化流程,实现综合窗口一窗受理,集体会商跟进服务。一年来,审批流程图变短了、企业的事好办了。

石松的办公室内,收藏着他精心绘制的6张流程图。

按照发改部门的分类规则,这6张图是过去和现在的各3张审批流程图,包括三类,政府性投资类、企业投资核准类和企业投资备案类。6张图全部用宽60厘米的A2纸张连接打印,最长的一张是一年多前的企业投资核准类审批流程图,长达5.5米,而如今,这张图只有1.3米。过去这3张审批流程图总长近14米,今年总长变成了不到4米。

去年,石松从吉林市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借调到市政务大厅工作,任投资项目服务综合窗口负责人。“企业做项目程序繁琐、阻碍重重。”石松并不掩饰一年前企业办手续的阻碍,“长久以来,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都有不少怨言。”

“这些图记录着吉林市审批流程改革的昨天和今天,有过去的‘烦恼’,也有如今的‘清爽’。”石松说。

症结:各部门沟通不畅,三个“不知道”拖慢进度

虽然和政务窗口打了20多年交道,吉林市龙宽工贸公司员工安德林却似乎一直“迷糊”。

老安在吉林市挺有名,由于熟悉企业投资审批的各项流程,20多年来,有10多家公司专门聘请他作“项目专员”,其中不乏投资金额高达10亿元级别的大工程。为了一个项目,老安曾经要跑几十次政务大厅。

跑得次数多了,老安的脾气也越来越大。“前一个审批事项往往是后一个的前置要件,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互相扯皮推诿,甚至同一部门不同办事员的口径都不一致,问多了人家就烦了。”有好几次,老安因为办事员的态度急了眼,在政务大厅拍了桌子。

接手工作后,石松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弄清楚这其中的缘由。通过前期调研,他总结出了三个“不知道”:项目要哪些部门来批,企业不知道;需要审批什么,企业不知道;企业要为此准备哪些材料,不知道……

石松和同事们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审批事项、要件逐一拆分,找部门座谈、去企业走访。经过梳理发现,吉林市企业投资核准类项目审批事项89个,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审批事项78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事项84个。更为庞杂的是审批事项涉及的要件,三类项目的要件数分别为373个、322个和358个。

很快,反映这些审批事项、要件的流程图就被绘制出来。石松说,从流程图可以看出,很多企业所面临的三个“不知道”问题,表象是审批要件的重复,根本在各部门的业务壁垒。

针对此问题,吉林市成立了以市委大大、大大为双组长的“只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全力推进审批改革。“这是一次‘刀刃向内’的改革,目的就是通过‘只跑一次’改革,重塑全市良好的营商环境与干部队伍作风。”石松深有感触。

针对投资项目审批的一系列难题,吉林市设立了市、区两级统一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综合窗口,《吉林市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综合窗口,负责投资项目审批日常管理工作,一窗受理,统一出件。”

改变:综合窗口统一受理,76份申请表变为1套申请书

今年初,老安接了一个硫黄制酸项目新建厂区的活儿。“本来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可没成想,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老安在综合窗口半小时内就提交完了所有材料。“材料很全,回去等信儿吧。”工作人员笑脸相送。

石松说,针对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审批要件重复问题,综合窗口设立后,实行集中管档,所有审批事项的材料,全部由综合窗口接收,这样能够全流程地掌握审批材料,进而整合、精简,重复的材料只提交一份。

整合76份申请表为1套申请书,需要由主管部门出具或审批的139份材料由综合窗口接收和推送,不再让项目建设单位充当“快递员”,加之部门取消审批事项、精简材料,这样就大幅度地减少了要件数量。

综合窗口一方面督促各审批主管部门按照承诺时限完成审批工作,另一方面监督各审批主管部门在材料补正过程中一次性告知执行情况,如果出现同一材料补正两次或以上的情况,综合窗口可以向该审批业务窗口提出质询,并计入电子监察系统。

“综合窗口办事员会在企业提交材料时就确定材料是否合格,不合格的要求审批部门一次性告知,若合格,就必须立即推送到审批窗口。”石松说,“而且,现在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中午不再午休,周六照常营业。”

提升:组织审批部门集中会商,让项目单位心中有数

让老安更为惊喜的还在后头。3天以后,他接到了政务大厅工作人员的电话:“请您来综合窗口开个会。”

在这个会上,老安竟一次性地见到了不少“老朋友”,“有发改委的、安监局的、环保局的……把这么多部门拢在一起,得多大力度?”老安笑着说。

石松便是这场会议的主持人,“今天我们把17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全都叫来,就是为了老安代理的这个项目,有什么问题你就可劲儿问。”

“土地预审的制图环节,国土局使用的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测绘院出具的都是城建坐标系图……”老安抛出最关切的问题。国土局同志马上回答:“我们已经协调测绘院,现在都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了。”

老安提出的7个问题全部得到了答复,一周过后,他被告知:如果企业自身承担的几项手续已经办理完,项目可以在40天后开工。“这比我的预期整整提前了一年!”老安很惊喜。

“及时组织市、区两级审批主管部门进行集中会商,审批主管部门发表各自的意见和注意事项,确定需要办理哪些事项、准备哪些材料、哪一层级审批。”石松介绍,会后,综合窗口将审批事项清单和要件清单发给项目单位,让项目单位一目了然、心中有数。2018年10月之后,综合窗口已经召开了64场集中会商会。

今年初,石松又绘制了3张不同类别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图,这3张图的长度都缩减了70%以上,“能在我的办公桌上展开了,但与一些营商环境好的南方城市相比,我们还要正视差距、继续努力。”石松说,流程图缩减的背后,是吉林市的企业投资核准类项目审批要件由373个减少到74个,企业投资备案类由322个减少到55个,政府性投资项目类由358个减少到75个。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9日 11 版)

(责编:孟瑶婷(实习生)、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