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习大大总大大在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变成女友的那一天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江西省赣州市多措并举,力争补齐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短板: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6亿元,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打通宽带网络进校园“最后一公里”,全市近九成教室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鼓励老师开办兴趣班,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为特殊儿童开办学校、送教上门,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
今年两会提出,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
位于深度贫困地区的江西省赣州市,加大投入、多措并举,逐步补齐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短板,促成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加大投入,让每个乡镇都有公办幼儿园
“小兔子开铺子,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根小绳子……”新入园的14名中班孩子,在实习老师带领下边唱边跳。
在兴国县杰村乡含田小学附属幼儿园,含田小学校长罗观荣介绍,去年政府投资160多万元建设附属幼儿园,今年春节刚过,家长们就领着孩子来报名。“我们一学期的保育费加餐费是1355元。家长们都非常满意。”罗观荣说。
兴国县江背镇中心幼儿园,由原镇中心小学改建而成。园长阙持城介绍,该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村小附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公办幼儿园有效满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入园需求,同时引导民办幼儿园按教育教学规程实施幼儿教育,遏制教学“小学化”。
2012年前,赣州全市仅有45所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1.7%,在江西省位列倒数。“入园难、入园贵”,曾困扰着农村贫困群众。2013年开始,赣州在全市所有乡镇推进建设公办幼儿园。截至目前,赣州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6亿元,新(改、扩)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286所、村级公办园747所等,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1/3。目前,赣州已经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得益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85%。
兴国县教科体局幼教股干部吕仲表示,未来将主要在行政村布点建设村小附属幼儿园,以满足偏远山区群众的就近入园需求。
目前,赣州正在完善农村幼儿园布局,将在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建设公办幼儿园,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信息化教学,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户
“Where did you go ?”英语老师幸婷婷轻点电子白板屏,赣州市上犹县沿湖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跟着视频发音朗读起课文。
六年级同学尹好,非常喜欢信息化上课方式。三年级刚学英语时,上课只能听录音磁带。自从四年级学校安装“班班通”一体机后,能够很方便地练习英语听力,还能做互动游戏。数学课上,几何图形变换也形象直观起来。
5年前,幸婷婷毕业参加工作,在上犹县水岩希望学校教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就能上一堂课。要用投影教学,只能到全校唯一的多媒体教室。后来,幸婷婷调到沿湖中心小学,该校与水岩希望学校先后在每个班安装了一体机。“音视频、动画等资料非常丰富,粉笔倒成了配角。”幸婷婷说。
曾经,深山封闭,孩子们能接触到的世界很小,“连姚明、刘翔都不知道。”幸婷婷说,幸好有了信息化网络教学,给孩子们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户”,让他们能够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上犹县委常委、宣传部大大陈济才介绍,该县目前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正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县域教育城域网建设。
赣州着力打通宽带网络进校园“最后一公里”,去年新增近400个贫困偏远地区的教学点接入互联网,3463所中小学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占比99.45%;全市共有33221间教室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占比达到89.94%。
赣州在全市贫困地区组织实施“一校带多校”模式,利用“名师课堂”网上开课、“名校网络课堂”等信息化教学,为农村薄弱学校提供精准帮扶,向贫困偏远地区的教学点、村级小学配发、更新教学资源。
丰富留守儿童生活,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
于都县银坑镇年丰村是个贫困村,村里人多以外出打工为生。年丰小学六年级班主任王淑萍介绍,班上47个本村学生,八九成是留守儿童。
王淑萍老师刚带这个班时,看到留守孩子特别是贫困户孩子可怜,常常回收些旧衣服、买些学习用品送给他们。几遍家访下来,她发现孩子们最缺的其实是精神关爱。
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先从读书开始。留守孩子家里基本没有课外书,王淑萍便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借助捐赠的70多本绘本,通过阅读分享、模仿绘本画画、写读书笔记等方式,逐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王淑萍还在自家办了间图书室,自费购买近2000本儿童绘本、文学类图书等。每当放学、放假,孩子们总跑到她家里看书、画画。
赣州市各地中小学,鼓励老师们利用节假日开办读书、书画、乐器、舞蹈等兴趣班,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帮助留守儿童增强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3月的一天,阴雨绵绵。上犹县黄埠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乐和老师陈彦如、黄丽丽,如期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羽家,送教上门。“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顾不得甩去身上的雨水,陈彦如老师打开iPad,陪黄羽观看视频《小蝌蚪找妈妈》,进行语言训练。
黄羽今年14岁,患有先天性四肢痉挛型小儿脑瘫。因为行动不便,黄羽没法踏进学校。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奶奶李金秀担忧起来,怕他连字都不认识。去年5月起,黄埠镇中心小学安排4名教师两人一组,每星期至少一次到黄羽家,送教上门。经过近1年的努力,黄羽能够准确完成图形、颜色的识别和简单的算术,也学会了选台看电视,性格变得更加开朗。
上犹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蒙芳介绍,患病、残疾的特殊儿童不少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在以往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基础上,2014年上犹县建成特殊教育学校,专门招收适龄特殊儿童就读学习。
赣州增加特殊教育资源,加强医教结合,建立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目前,赣州全市共建成特殊教育学校17所,在校生8304名,其中送教上门1144人,随班就读4632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基本实现残疾特殊儿童同步接受义务教育的目标。
(责编:王仁宏、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