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惜贷、拒贷难题怎么解?企业短贷长用、频繁转贷等期限错配“痛点”怎么消?这是当前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也是亟待金融行业回答的时代命题。
作为落实中央“六稳”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浙江省在加强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稳定企业融资预期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日前召开的第207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浙江银保监局及部分金融机构负责人介绍了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组合拳”。
推进联合会商帮扶机制,稳定大型企业融资预期
大型企业是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但银行机构对大型企业的服务还存在短板,特别是银行同业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对企业的经营、融资全貌和风险状况看不清、看不透。
为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和银行“单兵作战”的问题,浙江银保监局凝聚行业合力,建立了联合会商帮扶机制:
首先,加强信息共享和集体会商会诊,科学识别企业状况。银行机构共享企业经营信息、融资数据并进行交叉验证,提升银企、银银之间的信息透明度。目前已全面排查全省融资10亿元以上企业情况,梳理建立了510家大型企业清单,涉及贷款11400亿元。
其次,分类施策,精准对接。对优质大型企业,在信贷资源配置、续贷、发债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集体决议、一致行动,防止单方面抽贷、压贷行为,避免竞相收贷引发“踩踏”风险。对没有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坚决予以出清。
第三,发挥银行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前做好资金周转安排,减少过度融资、盲目投资等高风险行为。同时引导保险资金帮助民营企业纾解股权质押风险,提供长期资金支持。联合会商帮扶机制启动以来,通过“一企一策”措施,帮助多家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渡过了难关。
深化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服务,科学匹配企业生产经营周期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不能完全匹配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回款周期,短贷长用和频繁转贷的现象比较普遍,既不利于稳定企业长期投资信心,也容易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流动性风险。
为解决期限错配带来的融资“痛点”,浙江银保监局引导银行机构优化信贷供给结构,探索推进中期贷款内嵌年审制、中期授信内嵌预审制、循环式等3类服务模式。银行机构每年对贷款情况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持续使用贷款资金,贷款实际使用期限最长可达3年。循环贷款模式下,企业可以在3年内多次提取、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贷款额度,既能及时匹配资金需求,又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建立客户“白名单”管理制度,提升授信准入、审批决策、贷后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水平。既满足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也不放松风险管控,防止将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服务异化为掩盖风险和资金套利的工具。
浙江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辖内部分国有大型银行计划2019年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投放总量增长50%以上,预计2019年末,辖内银行业中期流贷余额可达5000亿元,占全部流贷的20%。
细分小微金融服务,提升小微企业获得感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直以来都是浙江的品牌和优势,截至2018年末,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5万亿元、同比增加3038亿元,贷款户数344.51万户。为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整体水平,浙江银保监局在台州全国小微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试点,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监测机制,动态监控每户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结构、金融服务主要诉求、哪些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等等,深入剖析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研究解决办法。
为提供精准服务,浙江银保监局把小微企业细分为小微园区型、供应链型、科创型、吸纳就业型等4种主要类型,分别制定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比如,对供应链小微企业,依托核心企业,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提供订单融资、预付融资和存货融资。
有序、良性的市场竞争是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浙江银保监局充分发挥大型银行“头雁效应”“鲇鱼效应”,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中小银行机构适度下调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时,通过减少抵押担保、提高审批效率、完善续贷服务、网上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等方式,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多渠道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
为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能力,浙江银保监局和工商、法院、税务、公安、环保等23个省级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对接,归集字段4300余个,推动相关数据向金融机构开放,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此基础上,鼓励银行机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风控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同时,充分发挥保险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功能。2018年,浙江辖内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累计帮助9300余家次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约22.4亿元;出口信用保险为1.2万余家次企业提供了700余亿美元的外贸风险保障。
(责编:王仁宏、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