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一天,火柴人前线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村支书尹建国又来到浊漳河边。
浊漳河是晋东南的一条主要河流,也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大黄庄村紧靠着浊漳河,村里有两公里河道。2017年7月,大黄庄村村支书尹建国被任命为村里的河长。
“有沟渠、有滩涂、有堤,才算是一条河”
为了这片河滩,尹建国可费了不少工夫。他一上任,就遇到件大难事儿。
多年以来,村子里河道两旁的滩地,张家占这块,李家占那块,河道两岸上百亩的地,种上了玉米、谷子。有洪水了认栽,没洪水了就等于是白捡的庄稼。几年前,上面就下了文件,要平整滩地,村民们不乐意。当时县里的水利局副大大带队来讲政策的时候,情绪激动的村民差点和他们发生肢体冲突。尹建国在河滩上也有地,他父亲在河道旁种了十几亩地,平时都是由他打理。
尹建国当了河长后,县里的领导对他说:“以后你就是村里河道的责任主体,不光是村支书了。”
“有沟渠、有滩涂、有堤,才算是一条河。我们的浊漳河,不能光有一条主渠,平整河滩合理合法。”尹建国琢磨透了这个理儿,咬咬牙,带头将自己家河滩上的地平整出来。这下,其他村民都心服口服。在他的带动下,大多数村民把“圈”的地平整了出来。
这中间也出了不少波折。去年10月,平整河滩西段时,村民马某和儿子阻挠施工。马某称自己在河滩地上种了树,而且还拿出了一本“承包四荒证”。原来,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证,用来鼓励村民开拓荒地,解决温饱问题。尹建国费了一番周折,专门去请教了老支书,弄明白河滩上的树是当年煤矿为了搞绿化而种植的,跟马某个人毫无关系,才把问题解决了。
“只要对河道有利的事,就必须做”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11点,尹建国走到了河道西头。这儿距离村子较远,路上连个脚印都没有,像极了一幅水墨山水田园画。不过,要说以前,这儿却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两年前,村子河道西头还是个垃圾场,周围电厂运输车偷放的煤灰、不知从哪来的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快把河道侵占了。“以前当支书的时候,总觉得这是环保管的、水利局管的,认识确实不到位。”尹建国说。
“戴上了河长的帽子,开始做起了河长的事。”他一次次上门找周围电厂、洗煤厂,措辞严厉地向对方提出要求,可效果一般。负责运输企业工业废料的,都是第三方公司或者个人承包的车辆。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缩短运输距离、降低成本,就“开发”出了沿着河边每二十里地倒一部分垃圾的套路。
尹建国下了决心,和村委委员们分工带人,整夜守在河道西头。一天晚上,他们就碰到了一个开着货车想倒垃圾的人。
“他是建筑公司的,装修完的废料,想趁着天黑偷偷放在那里。”尹建国当场冲上去,质问对方为何要乱扔垃圾。偷扔者自知理亏,嘟囔着不敢支应,老老实实地把废料重新装上车,并且承诺以后不再来了。
几次下来,偷倒者都知道尹建国是较真的,慢慢也就不来了。随后,尹建国又组织人将多年来堆积的垃圾运走,河道西头终于还原了本来面目。
多年来的垃圾山被移走,村民都纷纷说好。尹建国意识到河长对自己、对村子的意义,“只要对河道有利的事,就必须做!”
“河道周边环境变好了,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啊”
晚上,尹建国找了村支两委的人开会。正聊着,他的电话响了。放下电话后,尹建国说,他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
来电话的人,正是去年因为搬迁而闹过不愉快的搅拌站老板。屋里黄色灯光笼罩下,尹建国点了根烟,眼前像放电影一样,划过了去年河道旁搅拌站搬迁的一幕幕。
大黄庄村村集体收入不多,此前河道两旁两个搅拌站每年给村里交的12万元租金,算一块大头。饶是如此,去年接到河道周边两百米范围内禁止设立污染企业的通知后,尹建国还是决定说服大家,搬迁搅拌站。
尹建国回忆,一边是每年都有进项的村集体收入,一边是河道生态治理的迫切要求,会上大家都有些沉默。这涉及村集体利益,比之前平整河滩耕地的难度更大。不光如此,涉及的两个企业,“人家当年签了合同,多年来和村子相处得也不错”,要重新选址、搬迁,损失有几十万元。
有了处理河滩耕地、垃圾山的经验后,尹建国更坚定了。他说,“忍一时之痛,还是看得长远一点吧。河道周边环境变好了,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啊。”
他找了搅拌站老板10多次,一开始打电话还能接通。到后来,人家压根儿不接他的电话。他甚至上门去堵人,见到老板后,尹建国详细说了政策,明确告诉老板:“就算你不愿意搬,在村里河道旁你也不可能再动工了。”
搅拌站老板看尹建国态度坚决,也明白违反政策的搅拌站迟早得关门。几次三番,软磨硬泡之后,终于同意搅拌站搬迁。
尹建国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搅拌站搬迁那天,搬完都到傍晚了,看着夕阳静静地照在浊漳河上,他心里总算踏实了。
(责编:王仁宏、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