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去年产业规模首破万亿元9c8809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02-19 09:14

[摘要]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里,9c8809北京企业占到近三分之一;收入超过10亿元的北斗上市企业中,来自北京的占全国60%。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曹政

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里,北京企业占到近三分之一;收入超过10亿元的北斗上市企业中,来自北京的占全国60%;去年北京软件业每亿元研发费可以“换”来132.5件有效发明专利,同比提高69.8件……

这一组组数据,折射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的量质齐升。近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在互联网新业态快速发展带动下,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支柱:增加值增速居各行业之首

“能不能借助北斗技术对驾考场地、车辆进行高精度测量,来判断考试是否合格?”8年前,这样一份技术方案报给了多家驾校。一开始,双方都以为新技术解决了驾考中公平、准确的难题,但没过多久方案就被否了。

“驾校考试总有遮挡,易受干扰,很容易就会引发较大的误差,这些缺陷对考试来说是致命的。”率先提出驾考引入北斗技术的北京星网宇达科技公司总裁徐烨烽说。

被普遍看好的北斗技术就这样与创新应用失之交臂了吗?在此之前,星网宇达主要研发和推广惯性导航技术,这项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抗干扰性强。技术人员决定,试着将北斗技术与惯性导航技术融为一体,实现驾考中高精度测量和抗干扰。

最终,融合了北斗和惯性导航技术的系统在2013年成功研发出来,解决了遮挡、坡度、颠簸引起的位置精度测量误差问题,突破了北斗在干扰严重地区的使用限制。

从无到有,从技术研发到抢占市场,星网宇达的经历正是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迅速发展的真实写照。“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量质齐升,支柱地位愈发显著。”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59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居各行业之首;占全市GDP比重的12.7%,创历史新高。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10913.3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企业平均营收3.4亿元,同比增长16%;人均营收125.9万元,同比增长11.5%。

引领:行业收入占全国约15%

截至目前,这套融合了北斗和惯性导航技术的系统,在全国已经有1200余家驾校使用,产品累计销售数量突破6万套,项目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另一组数据也显示出北京北斗产业在全国的分量。据悉,北京卫星导航领域国内上市企业达到18家,占全国3成以上;收入超过10亿元的北斗上市企业8家,占全国60%。

“往前推五六年,我们都得跑到基层企业去做工作,推广北斗技术,那时候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什么是北斗。”市经信局上述负责人不禁感叹。

为了培育和推进北斗产业,本市专门制定了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在产业环境营造、资金支持、人才服务等方面对北斗产业给予全方位保障,多家国企主动担起北斗技术的尝试和应用的担子。政策扶持下,一大批民营企业也积极推动北斗应用的创新。

如今,包括北斗产业在内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引领作用凸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助力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共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这位负责人介绍,本市以数据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业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速落地,成为新的增长点。去年,北京软件业务收入已占到全国15%左右的比重,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强化。

创新:新兴动能活力强劲

不久前,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在北京揭牌,迎来一批企业集中入驻签约。

占地面积约7330亩的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选址在海淀区四季青镇、通州区西集镇。未来将把北京市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高端、高新、高价值产业集聚中心。

在迅速发展的软件产业中,谁能抢先一步突破技术就可占领先机。数据显示,去年,本市软件产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快速增长,大中型企业内部研发经费250.32亿元,同比增长16.0%;每亿元研发费用产出有效发明专利132.5件,同比提高69.8件。

近年来,本市在软件产业“布局谋篇”不断:实施“祥云工程”、建设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推动国家北斗产业园创新发展项目群、上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北京)……

伴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软件产业聚集效应也正在提升。据悉,本市已有34家企业入选“2018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32家入选“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42家入选2018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入榜企业数均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