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文化需求,如何更好满足(解码·城乡文化设施利用)热血无赖飞膝击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02-14 00:58

  数据来源: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

  开栏的话

  口袋要鼓起来,热血无赖飞膝击晕精神文化生活也要跟得上。近年来,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从中心城市到山区农村,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探访各地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感受文化的力量。

  

  春节这些天,浙江省衢州市的农家书屋,人气特别旺。

  柯城区大陈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汪衍勤说,平时书屋的管理员、志愿者会带着村里的留守儿童讲故事、做手工、练书法,让孩子放学后、周末这些以前没人看管的时段重新发挥了价值,最近许多返乡的村民也会过来,书屋的利用率更高了。

  建设使用,情况咋样

  为了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2007年,农家书屋应运而生。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规定:每个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等。10年后的2017年,农家书屋已经开到了全国60多万个村庄,向农村地区配送图书超过11亿册,让6亿多农民告别了看书难、看报难。

  包括农家书屋在内,这些年,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持续加速、逐步丰富。国家连续多年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数字图书馆”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提升了基层文化服务机构设施的服务能力。2018年,中央财政引导和支持地方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地方实施标准,推动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其中,安排资金11.6亿元,专门支持精准实施戏曲进乡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备购置等项目,推动增加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在兜底线、保基本的基础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也在展开。从2018年《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标准》来看,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相关建设指标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等内容,均占有一定比重。比如,在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上,东部地区“设置率80%,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功能齐全”为达标,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达标标准则分别是“设置率70%,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功能齐全”和“设置率60%,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功能齐全”。

  此外,一系列重磅政策文件纷纷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均等化”。《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首次把标准化均等化作为重要制度设计和工作抓手,确定了14个小类22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具体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规定“国家重点增加农村地区图书、报刊、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内容、节庆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这些都引导着农村文化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丰富多样的设施建成以后,村民读书看报、看戏演戏、文体活动等需求有了保障,乡亲们可乐呵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巫志南观察到。

  问题困难,怎么解决

  遍布县、乡镇、村的文化设施逐渐建起来了,但在建设、使用的过程中,问题与探索也相伴而行。

  各级文化设施机构之间缺乏比较紧密的规划指导、专业辅导、业务管理和考核评估的关系,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孤岛化”运行。“县级的图书馆、文化馆等骨干公共文化机构,与镇、村缺乏联系,资源支持、业务指导等都比较缺位。”巫志南指出,“这样造成县域内有限的资源分散投入、重复建设,基础较差、资源较缺、能力较低的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也始终难以提高质量,持续低效运行。”

  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将县里优秀的文化培训直接引入到最基层,使图书在全县实现了无障碍流转,为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找回了人气。“现在出个家门就能学几支新舞,真心好。”“以前书屋里书少,还旧,现在在这就能借到县城图书馆的书,还书也方便,不用跑老远到县城了。”村民纷纷点赞。

  另一制约基层文化设施发挥效能的是,基层的党员学习、科学普及、农技推广、普法教育、与文化部门相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等,分属各个部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场地、项目、资金的分散投入和运行,不少村民无所适从,甚至“不清楚政府到底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对此,在《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的基础上,不少地方持续探索,整合乡镇和村级的党员教育、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资源,整合各类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提升了设施的利用效率。安徽农民文化乐园、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山东文化大院、广西的“五个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供需衔接、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纷纷涌现。

  人是文化工作的核心,没有好的管理人员,文化设施也难高效运转。不能回避的是,虽然名义上乡镇、村里都有专职文化工作人员,但基层一人兼多职、有人不在岗的情况比较普遍。对此,湖南、江西、浙江等多地开始试点聘任专职农家书屋管理员或综合文化协管员,每月给予一定经济补贴;许多地区注重发挥乡土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文化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调动他们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提供的积极性。

  更多需求,如何回应

  这些年来,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丰富,加之许多年轻人陆续回到家乡,对公共文化设施,他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有没有”,更挑剔“好不好”。如何回应村民新需求、高要求,让优质资源进一步下沉基层、优化设置?

  一些地区开始将农家书屋搬到新农村小区、校园周边、村便民服务大厅、乡邮代办点、文化热心大户等村民集聚的综合场所;有的结合地方实际,把原来的学校旧址、闲置农房等改建成文化活动室;无线局域网更成为不少农村文化活动室的标配……

  在我国不少农村,受自然、交通和经济条件的制约,集中建设的文化设施服务半径小、辐射范围有限。

  有的农村面积广大,居住稍远的村民不愿意在参加文化活动的路程上耗费太多时间,这时,数字服务和流动服务能弥补缺陷,不仅可以深入家门口,还可以选择在农闲、学生寒暑假、农民工返乡时提供集中服务,也能根据“点单”进行配送,让服务更加“对味”。

  而时常奔走在乡间小道上的流动图书车、流动舞台车,以及具有儿童互动娱乐、数字文化体验、卡拉OK、3D电影等功能的文化方舱等,正在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补充固定文化设施短板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讲,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些年我国广大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正在逐步提质增效,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也在逐渐增强。”巫志南认为,区域、城乡的不平衡、不均等现象依旧比较突出,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为此,《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普遍建立村级文化中心”,《“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更是从完善设施网络、推动均衡发展、推进数字文化等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贫困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必须始终把管好、用好摆在重要位置,让群众真正感到有利、有用、有益。”巫志南建议,文化设施不必拘泥于原有的服务领域或项目,大可以与乡村风貌保护、乡村文脉传承、乡村文旅发展、乡村能人使用、乡村民众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结合起来。“相信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逐步深入,农村文化生活一定会日益丰富和多彩。”巫志南对此充满信心。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1日 08 版)

(责编:邵馨尔(实习生)、申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