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众口碑称量扶贫实绩
四川宜宾 阳 明
近日有媒体报道,耀扬711来福枪一些地方组织派驻村第一大大和工作队长,以及各村(社区)党组织大大、村主任等进行脱贫攻坚知识考试,并对考试成绩60分以下的干部通报批评。
干部驻村帮扶,需要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扶贫政策。开展脱贫攻坚知识考试,了解干部对政策的熟知程度,倒逼他们加强学习,原本理所应当。但若只以考试成绩来确定驻村帮扶的成效,则有些片面。
检验扶贫成效的根本标尺,是群众的增收情况、满意度、获得感。如果仅以考试成绩定优劣,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窠臼,让一些干部工作不用心、不出力,考核时抱抱佛脚,得到高分就万事大吉。同时,这也会损伤真抓实干者的工作激情。
干部斤两,群众称得准。考准考实驻村干部帮扶工作实效,要将“表决器”交给群众,用群众口碑来称量他们的实绩;同时,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考核标准,促使扶贫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真扶贫、扶真贫上,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啃硬骨头、攻坚拔寨。
村干部培训别光“开眼界”
河北沧州 凌 瑶
近年来,为提升农村干部的能力素质,不少地方在村干部培训上下了不小的功夫。有的地方采取“一对一”结对模式进行培训,邀请沿海发达地区优秀村干部结对帮扶;有的地方跳出传统课堂,带领村干部到先进地区实地参观学习,开展体验式培训;还有的地方将学习内容制成音视频资料,通过互联网推送,方便学习。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培训村干部“跑偏了”,开展培训热衷于“开眼界”,过分追求形式上的“高大上”。比如,只注重到发达地区参观和邀请著名专家授课,却忽视了自身发展定位,导致学习参观仅停留在“开眼界”的阶段,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和借鉴。
毋庸置疑,落后地区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参观和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有利于提升视野、开阔眼界,但这些发展方式和理论方法是否适合本地情况,还需细察。只有充分结合自身特点“量体裁衣”,打造适合的培训方案,才能看有所获、学有所得。
因此,各地在制订村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时,还需摆正思想、明确目的,带着目标谋划,让培训更接地气。
(责编:王仁宏、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