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北京“两会”会场,火柴人前线“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穿梭在代表委员之间,你能感受到一股涌动的文化热潮,《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的提交审议更强化了人们的这一印象。
背景:坚持文化自信 大手笔部署文化中心建设
作为北京四大核心功能定位之一,“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今年的《北京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较大篇幅加以阐述,坚持文化自信,着力抓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为2019年北京的7项重点工作之一。大大陈吉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着力抓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将聚焦“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展现开放包容自信的大国首都人文形象。
“一核”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紧扣重大纪念活动节点,开展主题教育、系列展览和文化活动。大力传承红色文化,推进香山革命纪念地保护利用。
“一城”就是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编制中轴线保护规划,扎实推进遗产点腾退、钟鼓楼周边疏解整治、正阳门到永定门步行环境提升等30余项重点项目。编制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开展文物腾退、历史文化街区划定等工作,保护好胡同肌理、四合院。
同时提升文化服务质量。抓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实体书店等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运营。加强对工业转型发展和疏解腾退空间的挖掘利用,扩展城市文化艺术空间。
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方面,陈吉宁表示,将编制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建设发展规划,加快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文化+”市场主体繁荣发展。支持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制定文化特色小镇、文创街区建设导则,推动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创意小镇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可以说,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正在顶层设计基础上,集聚北京甚至全国的创意智慧,以更为恢弘的气势向前推进。
委员关注:释放文化活力 擦亮古都“金名片”
本次北京两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提交人代会审议,让会场的文化味又浓烈了几分。在此背景下,1月16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深挖首都历史文化底蕴,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联组讨论会,吸引了众多政协委员的关注。会上,委员们围绕老城保护、中轴线申遗、非遗传承与保护等领域建言献策。
(“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联组讨论会现场)
多位政协委员发言中谈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政协委员马一德提出,近几年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过在旧城风貌的保护修缮复原、历史文化建筑腾退、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
政协委员王学勤表示,过去十多年间为加强首都风貌保护和利用,先后三次划定历史文化街区,但终究还是割裂了老城整体性,造成保护区之外的胡同、四合院等不受保护的错觉。“保护老城风韵,不能只局限于原来的内外城”,他说,“老城核心区,内城外城不能再乱拆;非常有必要把南苑与三山五园同等重视起来”。
王学勤还建议,重新考虑构建部分城门和城墙,“如今,全面再现城墙城门很不现实,但是如果能够部分的恢复,尤其是部分恢复象征家门的城门,老城家园的感觉就会延续下去。建议先建地安门、广安门、崇文门、宣武门”。
“中轴线地区文化设施利用不足,影响了该地区整体文化价值的发挥,制约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步伐”,政协委员聂一菁提出,目前中轴线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提升仍存在一些问题,她建议改变中轴线地区的文化表达方式,建立文化展示体系,让中轴线讲故事,“我们经常去各地都有体会,在旅游开发成熟的地区都能看到精彩的演出,比如在杭州有印象西湖,桂林有印象刘三姐,我们可以组织高品质的团队打造非常经典的文化演出品牌,以后人们来到北京到中轴线地区,还可以欣赏一台非常精彩的关于中轴线文化的演出,或者看一个有关中轴线的高品位的传统展览”。
北京市副大大张建东表示,推进“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中的“一核”,就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城”,就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擦亮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近年来,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构建了名城保护新格局,中轴线申遗工作有力带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着力推动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做好修缮、规范和相关建设工作,配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组织实施街区有机更新,深入挖掘首都文化内涵,提升整体保护效果,努力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对话委员:让文化浸润每一个北京人的日常生活
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着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多位不同领域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在接受北京时间记者采访时表示,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城市文化影响力建设的前提,而文化的力量正在于对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浸染,电视节目中、校园里、课堂上都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好场景。
(艾冬云委员接受北京时间采访)
艾冬云:将文化自信融入电视作品创作
《2019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坚持文化自信 着力抓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提到要“提升文化服务质量”,这其中就要求“抓好重大题材和北京题材创作,推出体现时代风貌和首都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艾冬云表示:“北京电视台非常注重在加强文化中心建设上做工作,我认为作为电视人,我们要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作为日常文化作品创作的重要思想基础。”
她提到,近几年北京电视台陆续推出了《大江大河》《情满四合院》等脍炙人口的电视剧,《永定河》《大西山》《这里是通州》等大型人文纪录片,还有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及《上新了故宫》《传承中国》《我是演说家》等大型项目。2019年,也是大事多喜事多的一年,北京电视台还会有很多传承文化中心建设的精品力作,这些都是在为文化中心建设做贡献。
(冯远征委员接受北京时间采访)
冯远征:推动戏剧进校园 提升全民文化素质
戏剧是文化瑰宝,政协委员、演员冯远征告诉北京时间记者,关于戏剧进校园的提案他已经提出了好多年,各项工作也开始推动,但是现在遇到了一些瓶颈。
冯远征提到,在戏剧进校园的教师培养方面目前做的还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戏剧教育者这类人才比较稀缺。对此,他建议利用现有资源,比如剧院退休的演员,让他们多发挥余热。
在他看来,戏剧进校园不是为了培养演员,而是为了开发学生对艺术的认知,从小在学校里感受到艺术氛围,培养具有艺术气息的未来公民。
“我觉得文化中心的建设,其实是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戏剧进校园在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冯远征说道。
(娜木拉委员接受北京时间采访)
娜木拉:优化美育课程 推进美育进高校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一门艺术才能,课余或周末,北京很多中小学生总是在课外兴趣班中穿梭。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娜木拉认为美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专门花钱请老师并不适用于广大学生群体,应该在学校普及开来。对此,她建议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首都美育课程,其中,她提到要以立德树、德艺双馨的标准来要求从事美育工作的老师。
娜木拉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一直在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些问题。她认为,高校也应该开展美育课程,“高校里的青年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转型期,在学校教育中加入美育课程对于学生无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他们的正能量就多了,负能量也就随之减少。”
经过多年的教育工作及采风创作,来自鄂温克族的娜木拉还十分关心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推广问题。她提到,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非常悠久,应该将这些优秀作品进行挖掘、推广、再创作,北京作为示范性的城市,在少数民族音乐推广方面要在全国起到模范作用。“其实国外的艺术家对我们少数民族文化很感兴趣,非常欣赏我们古老的文化,赞叹我们现在取得的成绩。有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实这也是在提升北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娜木拉说道。
(总监制|宁文茹 监制|戴元初 沈澜 记者|高晰 王丽乐 苗苗 摄像|赵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