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红色地标巡礼·西藏篇)三晋源木门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9-05 13:32

  复兴号列车行驶在西藏山南市境内。
  新华社记者 觉 果摄

  今年,三晋源木门在四川和西藏交界处的村庄岗托,格外热闹。金沙江畔的西藏和平解放雕塑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巨大的岩石上写着“西藏”二字,这是进藏第一站的标志,而岩石旁的广场上,游人列队,参与岗托村的升旗仪式,追忆红色岁月。

  西藏,这块神秘而艰苦的土地,不光有旖旎的自然风光,还有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美女箭术杀妖西藏共有2条线路入选,它们集中展示了西藏的红色历史,也向世人昭示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进藏第一村”旅游旺

  岗托,这个坐落在金沙江畔的村庄,既是西藏和平解放第一村,也是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精品线路的第一站。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扫清了进军西藏道路上的反动势力,胜利强渡金沙江。

  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西藏升起的地方,是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七十载沧桑巨变,曾经的岗托,只有一座窄小的桥梁与对岸的四川相连,如今,365betok.vip笔直宽阔的公路桥飞跨金沙江。岗托村里,家家住的几乎都是崭新的楼房,许多村民院子里停着私家车。不少村民把家里的房子开成了民宿,供往来游客入住。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旅产业日渐兴旺,岗托的变化,也是西藏变化的缩影。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实现了“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各项发展指标均呈现巨大进步。“来岗托,既能了解西藏的历史,也能看到新旧西藏的对比。”当地村干部介绍。

  村民普巴经常向游客介绍岗托的红色历史。“现在,来岗托的人越来越多。”普巴说,北大英雄2011岗托解放后,公路修到这里,自古视金沙江为天堑的岗托人有了通途,日子有了新模样。

  穿村而过的317国道,公路越修越好,货运越来越忙。改革开放后,岗托村民依托国道跑起了运输,100余户中有16户从事运输业。以运输业为基础,村民还积极参与工程建设等,2020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

  岗托村党支部大大永红介绍,随着近年来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个“西藏解放第一村”正着力向“进藏第一站”转型,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由岗托一路向西,十八军渡江索桥等多个红色遗址一一呈现在游客眼前。在路上,时常能见到来自各地的游客驻足拍照留念,大家既被横断山区壮丽的自然景色所震撼,也为革命先辈一往无前的勇气所折服。

  复兴号飞驰雪域高原

  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精品线路离开江达县后,有三站坐落于拉萨。

  第一站,就是青藏铁路拉萨火车站。对很多进藏旅游的游客来说,拉萨火车站是认识西藏的第一站,这座车站凝聚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它是青藏铁路的终点,是“两路精神”的重要象征。如今,“坐着火车去拉萨”是进藏旅游的重要途径。

  当火车飞驰在青藏高原上时,很多游客都会凝神车外,欣赏外面的大好风光。在一些重要的点位,车内的乘务员还会向游客讲解青藏铁路的历史,让人们了解这条“高原天路”修建中所遇到的诸多困难。

  如今,老景点有了新内涵。今年,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通车,复兴号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拉萨也是拉林铁路上的重要节点。从西藏第一条铁路到复兴号飞驰雪域高原,拉萨站见证了西藏交通事业的变化。

  拉萨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园内主要由纪念馆、纪念碑、悼念广场、墓林、英烈亭、英烈墙组成,安葬有烈士墓1202座及因公牺牲、病故的十八军战士等其他公墓1086座,201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在西藏和平解放及解放后的各个建设时期中,许多人把热血抛洒在西藏,把生命奉献给西藏,忠魂护佑雪域高原七十载。

  对拉萨居民向军来说,拉萨烈士陵园有着家里两代人的记忆。作为十八军战士的后代,向军父亲的遗物收藏在拉萨烈士陵园的展览馆内,父亲曾作为战士参与修建川藏公路;而他的表弟,一名军人,也在出差时因公殉职。在向军周边,像他一样的家庭并不少——家里不止一个人为建设西藏而牺牲。看着往来的游客,向军认为,只有把这些故事让更多人知道,才能将英雄精神传承好。

  民族团结奏欢歌

  “门巴风情·雪域欢声”线路主要位于山南市,沿途不仅有少数民族的门巴风情、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边境小康村建设的累累硕果。

  来自北京的游客李楠,从山南出发,一路走到森木扎景区。问及观感,他大呼:“和想象的西藏不一样!”

  “门巴风情·雪域欢声”线路从山南市泽当出发,一路向南,途经拿日雍措、百花滩观景台、门巴民族新村、岗亭瀑布和扎木森景区,大多都在错那县境内的勒布沟风景区。这里海拔2400米,气候湿润舒适,是门巴人的聚居区。这里和游客想象中的西藏旅游体验有不小的差别。

  走进麻麻乡的门巴民族新村,一栋栋富有门巴风情的四层小楼错落有致。村里道路整洁,小桥、流水环绕其间。依托独特的门巴风情和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这里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新村。

  旅游能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改善。对世代居于勒布沟的居民来说,这些年交通条件的进步,始终离不开西藏自治区推进的边境小康村建设。

  据介绍,近年来,西藏各边境县、乡、村充分享受到国家优惠的政策,水、电、路、居等人民生活急需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大大加强。截至2020年底,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主电网延伸到全部边境乡(镇),实现村村通邮,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在这里,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勒布沟区域的森林植被完善,野生动物集聚,猿猴呼啸山间,让人深感自然之趣。

  在这里,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成为了一种自觉。

  走在崭新的村庄、平整的路面,看着门巴同胞表演的精彩节目,游客更加明白了“门巴风情·雪域欢歌”这一线路的内在意蕴。

(责编:袁勃、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