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林更新蒋梦婕散步有机更新和精细化管理成为必然选择。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如何通过“留改拆”并举,用城市治理的温度赢得人民的满意度,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在这方面,上海已有了诸多生动样本。
永康路
从酒气熏天到咖香四溢
2020年12月初,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永康路的“熊爪咖啡”一夜爆红。彼时正值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聘用残疾人做服务员的熊爪咖啡,仿佛寒冬中生起的一团篝火,温暖了这座城市奋力前行的人们。消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灰色墙壁背后的“熊爪”宛如明星,大家争相来到永康路与它握手、合影,接过它递上的咖啡。
事实上,除了热度不减的熊爪咖啡,乍眼看过去普普通通的永康路,早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咖啡馆一条街”。短短600米的街道两边,集聚了一批人气爆棚的咖啡馆、烘焙店,逃出游客旅馆商品和店铺。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永康路“打卡”的消费者多为二三十岁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度高,且愿意为此付费。为了确保交通安全,永康路上甚至有专门的执法人员维持秩序。
别看永康路现在“文艺范”十足,其改造之路走得颇为坎坷。
早年间,永康路曾是露天菜市场。在十余年前的改造中,菜场被迁移,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消费不高的小酒吧,深受外籍人士欢迎。但是,和新天地不同,永康路两侧的店面楼上是居民楼,夜夜笙歌苦煞当地居民。永康路也曾经被称为“外国?潘恳惶踅帧薄熬乒硪惶踅帧薄?/P>
为了整顿“过度商业化”的永康路,2016年,徐汇区明确表态“永康路酒吧必须完全消除”。据媒体报道,当年徐汇区并未批准永康路上的扰民酒吧的经营资质,奥巴马抓大盗中文版都是“先斩后奏”,且有影响房屋结构的违法现象。为此,徐汇区着眼于降低负载负荷、恢复历史建筑和街区功能形态,明确了减建筑容量、减人口总量、减过度商业,增公共空间、增绿化面积、增文化功能的“三减三增”原则。
经过一系列整改,如今的永康路,动静两相宜,已然成为徐汇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旅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名单中,徐汇区入选示范城市。据悉,徐汇区的发展目标是:至2025年,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卓越之区,至2035年努力成为卓越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典范之城。
苏州河
从“臭水浜”到“生活秀带”
截至去年底,除个别区段和点位外,苏州河两岸42公里滨水岸线已基本实现贯通开放。这意味着,今后市民和游客依靠步行或是骑自行车,linruyouna基本能沿着苏州河把两岸美景一次性“打包”。
一般而言,苏州河是指吴淞江上海段,西起上海大大宁区北新泾,东至黄浦区外白渡桥,绵延42公里滨水岸线景色秀美。在苏州河贯通之前,苏州河两岸滨水区域不少属于住宅小区或企事业单位。在苏州河贯通计划启动后,上海做了多方面协调工作,也得到了住宅区居民和一些单位的配合,如今,上海市民和游客都能沿河而行,近距离地感受苏州河的美景。
《童年河》的作者赵丽宏曾表示,“苏州河边是我的欢乐天地。我们在那里捉迷藏。今天我看到苏州河水变得这么清澈,变得这么小,从前觉得这条河那么大那么宽。我小时候喜欢冒险,曾经在四川路桥上跳下来,一直往西游到浙江路桥,暴打书呆子同学们拿着我的衣服在岸上跟着走。”
苏州河不仅承载了上海人民的记忆,河里流淌的,更是上海从风云变幻到国泰民安的历史。电影《四行仓库》上映后,不在上海生活的人也知道中国有一条苏州河,那是见证过上海百年沧桑的河流。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改建策划人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子道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四行仓库当时选址在苏州河岸边,就是看中了苏州河的航运能力。
除了四行仓库,邮政博物馆、河滨大楼、上海大厦、总商会旧址、福新面粉厂等历史悠久的建筑,也伫立在苏州河畔。
为了体验贯通后的苏州河滨水岸线有多美,记者骑自行车沿着苏州河而行,一路上,看到很多市民前来休憩、拍照。有居住在附近的中老年人,也有带着摄影设备跨区前来“打卡”的摄影爱好者,还有年轻的情侣特意来拍婚纱照。
“以前苏州河是臭臭的,这些年好多了,我也是听说这边通了,跟朋友过来拍拍照片。”一位中年女性市民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展望未来,鉴于苏州河沿线“河窄、湾紧、楼密、路近”的特点,有关部门将根据滨河地区空间规划、资源禀赋等条件,因地制宜打造更多类型丰富、彰显活力、更具“烟火气”的功能节点,逐步形成一河两岸“长藤结瓜”的空间格局。
据悉,黄浦段将结合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把南苏州河沿线打造成为一条2.9公里的有内容、有记忆、有活力的海派博览风情带。
虹口段从外白渡桥至河南路桥近1公里,是苏州河最具代表性的滨水岸线,以“最美上海滩河畔会客厅”为目标,打造具有历史文化魅力的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处于一江一河汇聚口的上海大厦观景平台已经建成开放,邮政博物馆、河滨大楼等沿线众多历史建筑也将陆续进行微更新,未来将成为上海“一江一河”最佳摄影景点之一。
静安段的设计理念为“上海新地标,梦回苏河湾”,通过综合改造提升,全线重点打造水岸阳台、河畔明珠、历史画廊等多处滨水公共空间。南岸的“蝴蝶湾”在相对局促的用地条件下嵌入篮球场等体育设施,新的运动场地丰富了空间功能,北岸的总商会旧址、四行仓库、福新面粉厂等重要节点也以崭新的面貌重新亮相。
普陀段承担了苏州河贯通的“半壁江山”约21公里的改造任务,围绕长寿路、曹家渡、长风、长征等四个主题区段,实现了沿河居民小区、文创产业园区与滨水公共空间的融合共生。
长宁段全线约11公里具有长宁人文景观特色的滨河健身步道,串联起临空公园、风铃绿地、虹桥河滨等6个公园绿地。
嘉定段外环线以东岸线长约700米,未来将结合“南四块”城市更新打造后工业人文及休闲生态的复合型水岸。
江阴路72号
“螺蛳壳”里的“最美小院”
黄浦区是一个时尚与传统并存的地方,当你漫步外滩欣赏浦江夜景,或在南京路各大旗舰店寻觅限量款时,也许不会注意到高楼之间藏匿的上海老弄堂。
江阴-顺天村街区位于上海市南京东路街道环人民广场区域,所在街坊由黄陂北路-威海路-成都北路-南京西路围合而成,占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覆盖江阴、顺天村两个居民区约2500户居民。硬件老化、居住功能不完善,是老城区普遍面临的问题,该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更新改造?被称为“最美院落”的江阴路72号,或许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这个比想象中更小的院子里,还居住着20余位居民,多为老年人。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院落里井井有条,生活基础设施齐备。但是,小院入口处的几副图片,记录着院落的今昔对比:在过去数十年里,这里的居民家中没有独立卫生间,“手拎马桶”是生活的必需品,倒马桶是每天的“必修课”。
江阴路72号的改变由何而来?记者了解到,在江阴路街区更新方案设计阶段,街道广泛开展需求调研、社区讨论和方案公示,分专题、分片区召开意见征询会和听证会,评估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征集令”,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将合理化需求纳入更新范畴。
项目建设阶段,街道借助居民区“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平台,每周组织利益相关方开展社区协商,让居民做居民的工作,同时组织居民共同参与艺术创作、主题导览、城市行走和摄影写真。
项目建成后,街道倡导绿化认养、公共设施维护、非机动车文明停放、共享空间使用管理,如今的弄堂花果芬芳,街区整体“软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江阴路72号是黄浦区旧改的一个缩影。近日,黄浦老式里弄再度迎来好消息:黄浦区房管局表示,2020年已启动第一批次4432只手拎马桶消除工程,黄浦将力争2022年基本消灭“手拎马桶”,为老式里弄居民打造1平方米的幸福。
“事实上,目前剩余的无卫生设施房屋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黄浦区房管局城市更新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么房屋面积太小,甚至在5平方米以下,无合适的地方安装;要么管道铺设难度大,结构安全性差;要么部分居民,渴望更为彻底的改善方式。”
为此,黄浦区一户一方案,针对屋内面积小无放置马桶空间、房屋沿街无法排管、邻居矛盾频发等困难问题,区房管局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大胆创新,攻坚克难,着力破解瓶颈难题。例如,针对某户居民因家里面积小、房屋结构存在缺陷而导致加装马桶困难,房管、物业、街道居委召集施工队伍共同商量解决方案,最后决定:从一楼加装进水管至二楼家中,引用新科技污水提升泵,再通过安装电马桶,外接排污管,直接将污水排入化粪池,解决了长期困扰施工的技术难题。
(本版照片均由吴斯洁摄)
(责编:王仁宏、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