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马毅研究员帮助甘肃平凉红牛养殖场建立自主选育体系,www.sw2000.com.cn打造高端肉牛品种。
马毅在实验室和天津市奶牛产业技术团队致力于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牛新品种。
天津北方网讯:“牛博士”不姓牛,他姓马,很多人叫他“牛博士”。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的对象是牛,年仅40来岁的天津市畜牧研究所研究员马毅,被遴选为天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很多人说他“牛”,是一位“牛博士”。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他作为天津市奶牛产业首席科技特派员,赴东西部协作多个省份的牧区指导发展畜牧产业,又被当地很多牧民亲切地称为“牛博士”。远远见到他,这些牧民很高兴,有些人直呼“牛博士来了!赶紧到我的牛舍里给我指导指导!”
2020年,“牛博士”真是忙,他先后赴西藏昌都、甘肃甘南、甘肃平凉、甘肃庆阳、河北承德等地,用专业技术服务当地畜牧产业,提升牦牛、肉牛、奶牛的养殖效益。9月中旬,他被评为“2020年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获选的20人中,他是唯一一位奋战在农业科技战线上的科研人员。
一直奔波在脱贫攻坚前线的他,稍微有一点休息时间,就又开始跑步健身,以备再上高原时能适应缺氧环境。提起这个难忘的年份,他说:扶贫攻坚,日月兼程,盒子先生历险记风雨无阻!
在马毅的办公室,有一个奶牛的微缩模型。2018年,他将奶牛模型拍照发到朋友圈,附上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字说明。七个字简单直接、掷地有声,这是他的座右铭,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他多年来“扎根大地,服务农民”的写照。
在高原推广牦牛繁育新技术
今年4月底,马毅在单位微信群里发了一张自己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照片。同事们都知道,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马毅今年的扶贫征程开始了。
畜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丽丽,负责单位的考勤,在考勤表里,马毅研究员“不是加班就是出差,往往一走就是半个月”。这种情况从去年7月份就开始了,今年,他们的“牛博士”出差的次数更多了,大半年都在甘肃和西藏。
马毅要去的地方,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市贡觉县。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那里生活的居民大多饲养着牦牛。随着需求的增长和畜牧业的发展,牦牛养殖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于是,一直研究牛的马毅,被天津科技和农业部门选为“科技特派员”,他带着团队和设备出发了。
到高原地区工作对人的身体是个极大的考验。在西藏昌都地区,火柴人前线刚下飞机就是海拔4500多米,马毅和同事们又冷又饿,不少人有了高原反应,头疼乏力。一位同事躺到了床上,心率达到了每分钟120次。马毅也遭遇了高原反应,他强忍不适,开始了工作。
他了解到,当地牦牛的个头小,出肉率不高,产奶量也不足,无论作为肉牛还是奶牛,养殖效益都不理想。当地人爱喝酥油茶,其中的酥油就是从牦牛奶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常吃的糌粑,其中的黄油也是从牦牛奶中提炼而来。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也应该快速把牦牛的产奶量提升上来。
然而,当地还处在粗放养殖的阶段,牦牛的繁育缺乏技术支撑。养殖户辨别不了母牛的发情期,也无法按期完成配种。“当地农技推广人员虽然常驻牧民家里,但好几天才配一头牛,是否成功也难有把握。在养殖户非常分散的地区,这种工作方式效率非常低。”马毅说。
当务之急是让当地农技推广人员尽快掌握母牛发情规律,于是,马毅把“涂蜡笔”发情鉴定技术带到了当地。他和团队工作人员,指导当地牧民给母牛背上涂上颜色,通过图案的改变来辨别母牛是否发情,海上保卫战中文版再辅以注射激素同期发情技术,快速集中对一个牛场的所有母牛完成配种。这一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当地农技人员的工作效率,一些几十头养殖规模的牛场,三天就完成了配种,而原来,这一工作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有了这一技术,农技人员也可以在不同的牛场流动作业,惠及更多的养殖户。
当地牦牛的个头小,身高在1.2至1.5米之间,出肉率、出奶量均不高。于是,马毅又把胚胎移植技术带到了当地。他引入的新品种为安格斯牛和娟珊牛,分别为肉牛和奶牛优良品种。他带领技术人员在当地大范围开展人工授精和杂交改良,分别建立了安格斯牛和娟珊牛核心群,确立了牦牛杂交改良技术路线,显著提升了牦牛产业素质。
对于品种改良后的牦牛肉牛来说,一年半就达到了出栏标准,从原来的三年到一年半,缩短了一半的养殖周期,也相当于减少了约一半的养殖成本。对于奶牛来说,原来的本地品种产奶量每头只有200千克,而新的与娟珊牛杂交改良后的娟犏牛,产奶量可以达到1200千克至1500千克,每千克牦牛奶的市场价是6元左右,相当于每头改良品种增收了5000元以上。“当地养殖户大多养殖规模在20头以上,仓鼠特技飞天至少每户每年增收10万元。”马毅说。
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是国务院挂牌督战贫困村,当地养殖的是牦牛和黄牛的杂交品种犏雌牛。马毅也被请到了这里,初到次哇村,这个村子刚刚经历过泥石流灾害,很多房屋损毁。于是,马毅和团队技术人员在牛舍里给养殖户讲解养殖和繁育知识,40多名农牧民闻讯赶来,把牛舍挤得满满的。“我带着幻灯片,但没有电脑没法播放,就在现场用手比划给他们讲了两个小时,他们非常欢迎。”马毅说,“次哇村村委会主任仁再刀吉是一个有知识的青年,他第一次听我讲青贮饲料,听得非常认真,还问了其他很多养殖技术。”培训结束后,农牧民非常不舍,他们拿出家酿的只有过年才喝的酒请马毅品尝。这一幕,马毅久久都不能忘记。
助力平凉红牛做“高端的牛肉”
在甘肃省东部,与陕西、宁夏交汇处的平凉市,养殖着一种红牛。由于与陕西接壤,甘、陕之间传统的牲畜交易频繁,陕西的秦川牛传入并与本地牛杂配,形成了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平凉红牛”基础群体。
“平凉红牛”产出的牛肉质量好,肉质细嫩味美,大理石花纹明显,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对经常去西餐店吃牛排的大城市居民来说,“具有大理石花纹、肥瘦相间”是高档牛肉的典型特征,著名的“日本和牛牛肉”就是这样的品种,价格在每千克数百元以上。平凉红牛牛肉,也具有近似的花纹和营养,因此具有开发成高端牛肉的基础。
当地政府部门也正在规划发展红牛养殖,养殖规模已达50万头以上,力争把平凉红牛做成“中国的和牛”,向顶端的市场发起冲击。然而,当地粗放的养殖、繁育方式,不利于做成高端牛肉,急需技术支持,于是,他们向天津科技部门提出了帮扶需求。
马毅来到平凉,他调研后发现,当地的繁育技术比较落后,缺乏种牛评估体系,制种和供种能力不足,育种体系亟待完善。马毅这次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基因组选择。通过抽血化验,找到“大理石花纹”等高端肉质的基因,进行分子选育和遗传评估,进而形成优秀种公牛和种母牛群体,建立平凉红牛自主培育体系,提升制种、供种能力,支撑高档肉牛产业。
在陇东地区镇原一肉牛养殖户家中,马毅发现,这家养殖了10余头肉牛,但繁育方式粗放,种牛选择等存在问题。虽然养殖投入很高,购买了高价的饲料和舔砖,但犊牛的死亡率仍很高。针对这些问题,马毅带领团队一一提出指导意见。类似这样小规模的养殖户,在平凉地区及附近有很多,通过科技帮扶,能让他们的养殖效益提升,实现脱贫致富。
9月27日,马毅再次赴平凉采血,着手启动基因检测。当地牧民反馈,6月,“牛博士”送来的可视化输精枪和排卵检测仪非常实用。有的牧民发现,自家饲养的牛,粪便中有整粒的玉米粒。马毅提出,这需要将样本寄到天津化验,有可能是消化的问题,同时建议在做青贮饲料时缩小铰刀的距离。
“通过应用全基因组选择等先进技术,建立平凉红牛自主培育体系后,可以辐射带动贫困养殖户1000余户,加快受援地脱贫进程,实现产业升级。”马毅说。
提高庆阳奶牛产奶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升级,人们对牛奶的需求不断上升。在一些农业地区和贫困地区,正在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行业。
甘肃省庆阳县有一家养殖公司,养殖了3000多头荷斯坦奶牛,但公司经济效益一直上不去。于是,他们通过甘肃省科技部门找到了天津科技局,请求予以科技帮扶。马毅于是来到了庆阳。进公司调研后发现,奶牛养殖方式较原始和粗放。牛是反刍动物,进食后需要到牛床上休息然后才能消化。然而,这家公司的牛床垫料不足,奶牛宁愿站着也不去休息反刍,导致反刍跟不上,产奶量低。
“天津地区的奶牛养殖场,普遍每头牛年产奶量已经接近9吨以上了,有的精细化养殖和信息化管理好的养殖公司,每头牛的年产奶量可以接近13吨。而庆阳的这家公司,每头奶牛的年产奶量只有7至8吨,差距非常明显。”马毅说。
他随即予以技术指导,建议养殖公司对饲养工艺,采用精细养殖技术、信息化管理方式和高效快繁技术,注重奶牛福利,全面掌握奶牛每天进食的数据、产奶量,提升营养吸收水平,提高奶牛单产量和经济效益。马毅及团队成员一起实施技术帮扶,目标是将甘肃庆阳这家养殖公司奶牛的单产水平从不足8吨提高到9吨以上,养殖规模也将在5年内从3000多头扩至1万头。
马毅在奶牛行业已深入研究和工作了10多年,他也在思考着整个奶牛产业的前沿问题。虽然国内奶牛养殖量大,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牛品种,需要大量从国外引进。每年,我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不少荷斯坦奶牛,价格不断上涨,每头进口奶牛的价格已逼近2万元。这相当于奶瓶子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一旦断供,国内的牛奶、乳制品市场有可能会出现波动。
肉牛也是如此,虽然国内养殖量不断攀升,但消费量同期增长更快。每年我国进口牛肉已占到全部消费量的近20%,每年从巴西、乌拉圭等国家进口大量牛肉,高端牛肉又被和牛、安格斯牛等国外品种占领。
这些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改变,为此,马毅正与天津市奶牛产业体系的专家和天津市奶牛产业科技特派员等一起对奶牛的繁育技术进行攻关。“我们争取通过基因选择等技术,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牛新品种。”马毅说。
在西藏、甘肃、河北等地巡回帮扶,马毅每次一走就是半个多月,无法照顾家中年迈的母亲和8岁的女儿。妻子是天津农学院老师,负担起了照顾老人起居、辅导孩子作业的重担。出差返津后,女儿与马毅有了生疏感,没有了往日的亲近,这让他非常愧疚和自责。然而,当贫困地区科技、农业部门提出帮扶请求后,他又不得不再次离别家人,背上行囊匆匆出发。
大半年中,马毅和帮扶团队工作人员不断赶路,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从一个牧民家到另一个牧民家。翻山越岭、爬坡过坎、长途跋涉成了常态,长期的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睡眠质量差,使得他日渐消瘦。瘦下来的他,没有想着给自己补充营养,想的却是如何育肥养殖户的牛,助力牧民脱贫。
冬季来临,牧草减少,高原地区的牦牛也面临着过冬问题。今年5月,马毅在调研时发现,不少牦牛因为冬季饲料的减少导致营养跟不上,肉牛消瘦,奶牛产奶量下降,也影响繁育。他向牧民提出了冬季补饲和分阶段饲养的技术和想法,不少牧民表示感兴趣。
11月,马毅准备再赴甘南、武威等地,给牧民送去冬季补饲和精细化养殖技术。
那里的牧民,正期盼着“牛博士”的到来。(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