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出银行更懂“买方”:兴业研究为债市信用体系“补空白”
2018-12-27 23:01来源:愉见财经信用/银行/委外
原标题:系出银行更懂“买方”:兴业研究为债市信用体系“补空白”
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债灾”让不少银行人至今心有余悸。彼时连国债都史无前例地跌停,太空帝国4秘籍从那年11月开始,信用债更是“跌跌不休”。一众银行在其中连续押错了方向,藏匿在表外的损失叠加期限错配的资金运用,让他们在这轮去杠杆里趋于被动。
现如今回头反思,主因自然是客观上的金融市场波动,可主观上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债市的趋势预判并不到位。
在此过程中,银行们需要借助自体或外部优秀的投研能力。这是做资产配置时发现价值的“试金石”,更是危机来临前所依赖的“避雷针”。
时至今日,我国人民币信用债存量余额近26万亿元,占整个债券市场存量的比重34%;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持续,刚兑打破,截止12月15日累计125只债券违约(剔除技术性违约),违约债券金额 (不含利息)合计1142亿元,已超过历史违约债券金额的总和,涉及50家企业。
当外部市场走势仍然面临挑战,当债市的“雷”变多、债券违约逐步“常态化”,当债券市场投资模式变得更加复杂,当资管新规下银行原来那套“委外”投资优先级“保底保收益”的玩法再也行不通,当理财子公司办法彻底打破刚兑走向真“资管”—— 对各机构风险识别能力、资产定价能力的考验再次升级,“真刀真枪”的投研能力,价值凸显。
银行系研究崛起:
独立法人只此一家
然而投研有门槛,不少中小机构需要借助外部投研力量赋能;因而以券商相关分析和各评级机构为主流的体系,也长期给了行业以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可是难免的,就像我们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买方才能最了解买方自己的业务与诉求,而券商和各评级机构并非买方。再加上近期,前有个别评级机构被证监会责令整改,后有“新财富”暂停评选,在继续需求原市场投研体系之余,银行和基金等买方也需要更了解他们、更有针对性的投研赋能。
好消息是,作为金融市场最大买方的银行,自身投研能力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银行内设了研究部门或经济学家团队。除了这种更偏向于为本机构内部服务的模式外,以兴业研究为代表的银行系独立法人研究机构的诞生与发展,也成为了服务全市场的投研体系的有效补充。
兴业研究成立于2015年6月,是国内首家、且至今为止唯一一家以公司形式运作的银行系研究机构,也是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家研究机构会员,其已遵照市场化机制运作,将研究成果向广大市场与机构们输出,服务包括银行、非银和企业在内的客户群体。
银行系“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天赋秉异,在于其既取“银行更了解银行业务”的精髓,又以独立法人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了更为中立的立场。
据兴业研究总裁黄煜琛在银保监会例行发布会上介绍,成立三年以来,兴业研究已拥有近70位分析师的专业研究团队,覆盖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固定收益、汇率贵金属、海外市场、信用分析等多个领域,并在宏观、策略、海外和固定收益等领域上有着出色的领军人物;深度覆盖了城投、房地产、交运等10多个行业;在绿色金融研究、汇率研究、银行资产负债研究、金融机构研究、政策研究等方面形成独特品牌和影响力。
都是“买方”人:
系出银行更懂银行
都是“自家人”。系出银行系的独立研究机构,是如何做到更懂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具有业务特点与诉求的呢?
据介绍,目前兴业研究已经可以为银行类金融机构量身定制个性化投资解决方案,包括在宏观经济、资产配置策略、固定收益、海外研究、绿色金融、汇率商品、基金研究、权益研究、金融同业、行业咨询、信用评价、ABS研究等方面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服务支持。
兴业研究的另一大特色是紧跟金融业变化,理解银行战略要求。好比当资管新规落地,兴业研究提出“银行两张表的分离”,对比海外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模式,为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建设提供研究支持;又好比以金融资产专业定价为公司核心能力目标,建设匹配银行资金特点的大类资产配置研究能力;兴业研究还专注分析利率市场化、金融科技创新等条件下商业银行改革转型路径,推进银行差异化发展。
黄煜琛在发布会上并称,未来兴业研究将持续加大研究投入,提升研究质量和服务能力,以服务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银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于新形势下银行两张表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
具体而言,兴业研究将继续跟踪研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配置和结构动态调整策略,持续改进中小银行评价体系,并深入做好行业和公司研究,完善信用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推进指数设计,陆续推出民企信用债指数、高收益债券指数等,改进信用产品风险分类状况,提供分散风险的投资工具;持续组织开展发债企业调研,2019年计划开展20期遍布全国20个省份的调研工作;重点关注民营,做好各项研究支持。
做价值发现者:
为债市信用体系“补空白”
随着目前市场对以信用债为主的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需求显著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兴业研究打通了研究与产品,完成了人民币债券市场近5000家发债主体的评分全覆盖,同时精选近300个主体通过行业深度、公开数据、现场调研等手段完成深度覆盖,建立起市场惟一的“买方视角”的信用产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新债研究、信用排查、行业债券池、基金投后管理、信用债指数等。
难能可贵的是,兴业研究着眼于整个债券信用体系薄弱这一痛点,致力于搭建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银行视角信用体系建设,做市场的价值发现者。
“近期债券风险事件那么多,对于国内评级机构评出的AA+及以上的评级债券,我们还是慎之又慎,银行内部都有自己的‘白名单’,定期就要重新评估分析一次,这时候如果能有全覆盖的信用评价体系,会是很好的参考标准,我们很需要这样的研究和服务。”某银行金融市场部内部人士对“愉见财经”说。
目前,兴业研究以现金流分析为基础、行业景气度追踪为先导的方法论,用统一方法论对主要行业重建信用评价框架,并对主体信用资质评分进行跟踪调整,形成一套信用研究全覆盖体系。据介绍,该体系覆盖的5000家发债主体包括产业和城投,做出了高区分度的12级风险层级划分,便于投资者决策。
这一套信用评价是建立在扎实的市场调查与研究的苦工之上的。仅就今年下半年的调研来看,兴业研究联合兴业银行相关分行共走访企业80家,涉及江苏、湖南、云南、重庆、福建、山东、浙江、甘肃、天津、深圳、河南等11省29市,接待调研投资机构近180家;受访企业母公司报表(截至2018年6月末),融资总规模13931.63亿元,存量债规模7171.23亿元,自首次债市融资以来,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7728.62亿元;其中民营企业的数量、融资规模、存量债规模、信用债累计发行额占比分别为31.25%、18.87%、22.18%、18.97%;城投占比分别为38.75%、32.38%、39.53%、31.54%。
实地调研搭建起企业与投资机构间的沟通和认知桥梁,帮助改善企业发债环境,研究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果逐步显现。
此外,黄煜琛表示,在稳杠杆的要求下,金融同业的生态正在重构。在此情况下,部分机构会持续发展、综合经营,但也有部分机构面临规模收缩乃至经营困难的压力。基于近一千家城商行和农商行主体数据,兴业研究对金融同业机构进行了分层分析。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兴业研究发布的兴业研究信用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多家银行投行部、资管部等业务部门必选的参考目录之一,对于市场价格的发现能力与交易决策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金融机构也借此开展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改善信息不对称、风险与定价偏离的状况,提高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我们将建立金融资产定价体系,尤其是对中国信用债市场的定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服务于近百万亿规模的资管大市场。我们目前已服务全国近八十家金融同业机构,同时也将成果介绍到海外,改善海外客户对中国固定收益市场的认识。”黄煜琛说。
助力金融纾困民企
助力绿色金融
此外,金融纾困民企与绿色金融,是兴业研究可圈可点的两大业务特色与重点方向。
在这一轮纾困民企中,兴业研究调动员工深入一线,积极与发债企业、投资人等保持沟通,不受市场情绪所扰,对企业信用资质作出客观评价。
首先,兴业研究公司加强了针对民企的信用研究,就民企融资难的原因、本轮违约民企特征、如何筛选优质民企等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针对民企债券发行难的现象,兴业研究公司通过自身信用评价体系对优质民企债券发行人进行筛选。
据悉,兴业研究拟发布“优质民企信用债指数”,金融机构可借助兴业研究公司的研究实力,通过指数化投资的形式投资于民企债券,帮助民企解决债券发行难的问题。
其次,兴业研究将行业研究与信用研究紧密结合,研究公司组建了一只由资深行业研究员组成的行业研究队伍,对行业政策、行业趋势进行前瞻性地研究,定期发布行业趋势展望,持续追踪行业动态,通过行业研究与信用研究相结合,引导信贷资源向优势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倾斜。
再者,如上文所及,兴业研究第一时间走进企业:2018年以来研究员主动发起企业调研110家次,其中民营企业56家,占比51%,此外兴业研究也联合各地分行组织了12场“区域重点发债企业调研活动”,通过企业调研和区域调研,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企业经营第一手情况,消除由于信息披露不足、沟通不足带来的误解,发掘优质民企。
在绿色金融方面,依托于母行的业务优势与客户基础,兴业研究正式发布了兴业绿色产业景气指数(下称“GPI指数”)。GPI指数以绿色产业的企业客户为对象,调研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短期发展愿景的主观感受,并通过定量化处理,形成包括综合指数、分项指数以及绿色细分行业指数等多维度的指数体系,并配套月度指数分析报告和深度跟踪报告,为市场提供更为深入、全面、细致、前瞻性的绿色产业和市场信息与趋势。
该指数每月1日发布,目前已发布11期。通过每月调研每月发布GPI指数,有助于宣传和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金融,引导大家来关注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从而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指数发布后,配套的深度跟踪研究能够更好地引导绿色产业投融资,从而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助力,而GPI指数通过对绿色产业内的企业调研,能够揭示各个绿色细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前瞻市场热点和潜在风险,从而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供指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