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第二期在京举办 科普媒体携手科技人员共推科学传播牛牛水果大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10-04 17:14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赵春晓) 9月26日,牛牛水果大餐由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主办的“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第二期”活动在京召开。在沙龙活动中,与会科普媒体负责人、科普专家围绕科普媒体如何助力科技人员参与科学传播工作进行了热烈研讨。多位大咖现场发表真知灼见,为科普媒体更好服务于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建言献策。

《天文爱好者》社长李鉴把科普作者分成几类,一类是很有热情,但是缺乏相应的科普实力,他们多半是年轻人,确实很有个性,但是写的东西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缺陷。对此,我们杂志往往从编译开始,逐步聚拢了一批对科普事业充满热情的作者。第二类作者对我们杂志特别重要,他们有资历,但是却缺少一点科普工作的动力,针对这类作者我们的办法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聆听报告甄选一些这类潜在的科普撰稿人。第三类作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他们一般都是一些老先生,甚至是一些老院士,专业领域很有能力,对此我们一般通过采访或整理他们的讲座等形式,来进行科普宣传。李鉴提出在媒体融合的时代,科普期刊可以通过签约特别撰稿人等形式,盘活科普资源,对内容多渠道开发,多渠道发布。

《科学故事会》执行主编阮帆结合他们的办刊宗旨、定位、发展规划等问题,提出推广科学故事,推广科普阅读,要进行多方面传播,如一次的多元化创作,多平台的来做。未来线上线下活动,包括推动科学家与青少年互动,以及教师和青少年的科普培训活动等,“我们以后还要推出一些活动,包括科技传播、培养计划、读者俱乐部、分享会等活动,希望利用活动让科学传播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科普期刊如何用生动语言把科学知识讲述给中小学生或者大众来听?如何让科普故事更加吸引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毅鑫认为做到这些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在企业中的科技人员关注技术的优势,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第一要务是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关注的是如何能把科研变成生产力而不是科普。大学老师非常辛苦,寒暑假不是出差就是写文章,让这些人怎么出来做科普?

如何鼓励科技人员通过科普期刊进行科普,赵毅鑫认为首先科学家还是要担当责任的,其次应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中完善量化业绩考核指标,让科学传播投稿变成责任,而不是义务,“我相信通过激励政策加上利用如AR、VR等新兴的技术手段,有能力有资源的科研人员也愿意做好科普工作。”

在接下来的自由发言和讨论环节,《科技导报》编辑部编审、副主任陈广仁、《中国科技教育》副主编秦丽雪、《中国国家天文》编辑部主任黄京一、《大自然》编辑部主任苗雨雁、《气象知识》编辑李陶陶、《科学世界》编辑孙天任、北京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其畅、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博士、科普大V、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陈征、卓众出版科学传播中心苏婧等嘉宾,围绕科普期刊如何准确开展科学传播从而提高对科技人员的吸引力,科技人员如何通过科普媒体与读者沟通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科普媒体如何积极助力科技人员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责编:赵春晓、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