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的“长征”:一门课回溯一条路纳拉克在哪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5-29 04:47

学员在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前宣誓。作者提供

“嘉兴南湖上的这艘船既不靠岸也不傍岛,纳拉克在哪在水中来回飘荡,代表们就围在中舱的八仙桌开会……”

《红船的故事》中的这段描述,记录了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红船”上举行的情景。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伴随着时光长河的流淌,这艘“红船”开始了它迄今已有100年历史的“远航”。

前些天,火箭军某部组织开展“讲好建党百年百个红色经典故事”教育实践活动,发动广大官兵整理撰写、宣传讲述100个红色经典故事,经网络平台发布后,引发关注。

作为这项活动的“主创”,该部政治工作部主任黄金新将灵感归结为半年前的一次经历——他赴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参加该院第一期政治工作研究班。

培训期间,黄金新和来自全军师旅部队的40余名政治工作干部们一起,从上海机动到延安,现地学习革命传统。

据悉,此次黄金新参加的学习班,属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一个关于党史军史教学的系统工程——

从上海到延安,是该系统工程“现地教学”中的一条线路;

“现地教学”,是以“寻根、寻路、寻梦”为主题的“红色基因”系列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系列教学,则属于“红色基因、辉煌成就、备战打仗”三大版块之一……

在这个系统工程培塑下,一茬又一茬学员寻根溯源,金雄镕传承红色基因,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这个党史军史教学的系统工程,该学院教员们已经持续耕耘多年。在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全党全军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里,学院党史军史教员纷纷迎来了自己新的“长征”。

我们的课堂里有故事,但不是简单的“故事会”

上一次课,圈一次粉。

新学期伊始,首个专题课《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回顾建党历史,感悟初心使命》一开,就火了!

这是学院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讲座之一。每次授课结束,学员们都会围住教员韩洪泉,与他交流听课感受。

课堂上,聆听韩洪泉的讲述,学员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百年之前,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在他们眼前——

从虎门到上海滩,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学员们看到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与苦痛,也感受到仁人志士寻找救国救民良策的曲折与艰难。

从李公馆到南湖红船,发生在上海和嘉兴中共一大会址开天辟地的历史性一幕,以及13名代表不同的人生轨迹,复仇女神战术折刀让学员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更深刻理解了建党初期的筚路蓝缕。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72年建设新中国奋斗历程,记录并延续着党的初心和使命,也叩问着每一名学员的灵魂和信仰。那一刻,“什么是共产党人”在大家心里越发清晰。

让教员韩洪泉记忆深刻的是,当讲到李大钊等革命先辈为了寻求中国的出路、谋求人民的幸福,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学员们的眼眶湿润了。这些真实的情感反应,意味着他在史料挖掘和课堂设计上下的功夫效果明显。

100分钟的课,100年的历程。韩洪泉精心选择的故事,不仅高度浓缩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同时也让学员们受到新的思想冲击,产生了新的智慧启迪。

“讲党史,就是讲故事。”韩洪泉说,党史课讲得成功,关键在于故事本身。正如郭沫若先生在《星火燎原》中所说,“这是一条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我们党史中的“红宝石”每一颗都是那样的璀璨、那样的珍贵,值得我们反复擦拭,妖精阿瓦隆传奇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不仅要会讲故事,更要懂得升华。”学院党史专家古琳晖教授说,作为一名政治教员,我们的党史课要求更加专业。党史课不能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会”,还需要带领学员走进历史,挖掘故事背后的价值真理。

在古琳晖看来,习大大强调的“学史明理”,就是学院党史教学的特色和追求。“学院的党史课,要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装到学员头脑中。”古琳晖说。

在延安现地教学中,有一个坚持了数十年的党小组会。每次上这一课,他们都齐聚延安“四·八”烈士陵园,一个班一个班的学员围拢在一起,肃立在烈士纪念碑前,分别召开党小组会。

伴随着教员清澈的声音,“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的王若飞、“在敌人糖衣炮弹面前同样顶天立地”的叶挺等革命烈士的故事浮现在学员眼前。

学员们聆听先烈故事,一边自剖心迹、一边感动不已。这些年多次在延安现地教学的教授王亚玲感叹,几乎每次都会有学员对她说:“这堂课终生难忘,有一种灵魂被净化的感觉。”

对此,王亚玲的理解是:“学员如此动情,鬼眼狂刀游戏并非简单的因为环境特殊、故事‘催泪’。更重要的是,在详尽系统的史实面前,先烈的革命气节和对救国救民真理的追求变得真实可感,仿佛就在眼前,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

这个教员为何身怀绝技?奥秘在于“反复打磨”

上课铃响起,韩洪泉点开一张电子地图,一条蜿蜒曲折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线路图”展现在学员面前。

没有炫酷的动画视频,没有激越的背景音乐,指着地图上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发生地,韩洪泉开始了他的讲述。学员们求知的目光,始终在地图和教员身上来回转移……3个小时后,下课铃响,韩洪泉使用的唯一教具,就是那张标注了整个长征路线的地图。

这是一门韩洪泉的专题课:《永远的红飘带:三维视野看长征》。他从长征历史、精神和文化三个维度解构长征,从中央红军到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足迹,从半条被子到过雪山草地的故事,从娄山关到六盘水的诗词……结合地图上的标识,他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其间大段大段的领袖论述、战斗数据、电报原文、史料文献等丝毫不差。

“这个教员有硬功夫”“行走的党史书”等说法不胫而走。有学员“粉丝”反复听韩洪泉的同一个专题,意外地发现每次都是“新”的,每次总有新线索、新观点,总有新的金句、妙语。

“我追求自如,也追求巧思,希望自己的课有自己的个性,有一定的辨识度。”韩洪泉说,“党史课如何讲出高质量?我的理解就是勤学苦练、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低开高走。每一条史料的使用,每一个观点的提炼,我都舍得花时间去反复推敲琢磨。”

在学院教员团队里,每一堂党史课都有着苛刻的标准,同时也有着“独门秘诀”。作为党史教学的学科带头人,古琳晖把这个标准概括为:有根有魂、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两条“独门秘诀”:一是内容把握上的史论结合,二是教学过程中的情理交融。

朝着这个目标,古琳晖一直在努力。“六步演进研讨法”“情境沉浸教学法”“点、线、面、体党史教学内容组织法”等实用招法,不仅让他在全军获得过授课教学比武一等奖的殊荣,还成了公认“最会啃硬骨头”和“快反能力超强”的教员。

的确,每一节课,在这里都是“精工出品”。教授仲华有着公认的学问根基和教学能力。她自己却觉得讲授一堂好课的关键,是备课时的“反复打磨”。仲华对“打磨”的理解,要比一般人“狠得多”。“打磨,就是打击和折磨。”在她看来,敬畏讲台,舍得“一次次推倒重来”,才算是合格的党史教员。

去年,仲华作为教员代表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返回学院后,受领了为全院官兵讲授抗美援朝历史的任务,准备时间不到一周。如此短的时间,她没有简单地因循前案,而是加班加点撰写新教案、制作新课件,最终大家好评如潮。

热爱与使命,是一代代党史军史教员铸就“超级工程”的情感基石

在政治学院,党史军史学科是历史最悠久的一门专业。

1977年底,原南京政治学院、原西安政治学院组建之时,就成立了中共党史教研室,开启了党史军史教学的“长征”。

一路走来,党史军史学科建设不断升级,构成了今日的一堂堂精品课。

中共党史与党性教研室主任李峻看过央视的大型纪录片《超级工程》。荧屏中,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李峻看来,党史军史教学也像一个奇迹工程一般。这40多年来铸就的体系,就是属于他们的一项“超级工程”。

在这项“超级工程”里,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政治教员的忘我投入、战斗精神和创新品格。

这份忘我投入,源于刻进骨子里的情怀——

采访中,一提起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季云飞教授,仲华的眼圈就红了。她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深夜——

她的博士论文写着写着卡了壳,突如其来的焦虑把自己的情绪拖入几乎崩溃的状态。

凌晨时分,她拨通了季教授的电话,没想,电话那端传来“我现在起床,你马上到办公室,咱们一起研究一下”的回复。

如今,先生已逝。点滴往事像永不消逝的电波,清晰传递着先生治学为师的精神。仲华说:“先生们言传身教的,一是投入,二是认真。这是党史军史教员应有的情怀。”

在学院教学楼13楼,有一间放满各种珍贵史料的资料室。收集整理这些史料,耗费了教员蔡宏俊将近20年时间。其间甘苦,一言难尽。但在他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事”。

深耕史料的“冷板凳”,恰恰成了蔡宏俊所负责的我军经典战例教学的“热力源”。坐在自己垒起的“史料城堡”里,蔡宏俊说:“我感到自己坐拥宝山。”

这份战斗精神,源于逢敌必亮剑的血性——

上世纪末,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风云突变,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学院教员讲述党史军史,以战斗者的姿态向谬论谣言亮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复杂历史现象,筑牢学员正确的历史观。

这些年,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只要部队提出需求,学院党史军史教学团队就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今年全军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开展后,古琳晖、李峻、吕晓勇等参与有关任务的教授,立即奔赴全军各部队宣讲辅导。

这份创新品格,源于追求进步的灵魂——

在新的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调整组建过程中,“中共党史教研室”调整为“中共党史与党性教育教研室”,学科的内涵指向发生变化。从课程到教材,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前沿问题攻关,从课堂教学到现地教学、第二课堂活动,从教学条件改善到师资队伍升级,学院党史军史教学内涵式发展、体系化构建正在加速推进。

让学员们交口称赞的党史军史现地教学得到持续丰富拓展,既有以寻根、寻路、寻梦为主题的“红色基因”系列,也有以感悟、感恩、感奋为主题的“辉煌成就”系列,还有以晓战、学战、练战为主题的“备战打仗”系列……据了解,全新打造的孟良崮战役战场体验教学,即将隆重推出。

党史军史教学模式创新也在提速。今年,他们精心设计政工研究班的古田会议现地教学,并追加上一项活动:学院与福建省委宣传部在古田联合举办理论研讨会,让政工研究班学员与地方学者一起研究古田会议、纪念建党百年。对这项军地联合、学研结合的安排,政工研究班学员、海军某护卫舰支队政委王坤说:“我们非常期待!”(朱雨虹、赖瑜鸿、李习文)

(责编:陈羽、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